
借錢合同過了訴訟時效還能起訴嗎?-借款合同過了訴訟有效期怎么辦 借款合同是常見的民事糾紛之一。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如忘記還款日期、未能按時還款等原因,借款人可能會違反借款合同的還款計劃,從而引起糾紛。此時,訴訟時效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對被告提起訴訟的期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也就是說,如果在借款合同生效后兩年內,原告未向被告提起訴訟,那么被告就可以以訴訟時效已過為由,拒絕履行借款合同中的義務。 那么,......
依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合同糾紛過了訴訟時效的,向法院主張權利時可能會敗訴,當事人最好通過協商或者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來主張權利。 《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我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口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普通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我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口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普通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之規定,訴訟時效應當以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計算。 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也就是說,當事人是可以起訴的,請求法院審理案件...
經濟糾紛超過訴訟時效的,雙方可以協商解決,或者找證據證明訴訟時效有中斷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
通常訴訟時效為2年,因此如果有合同糾紛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對方當事人庭審時提出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成立時,人民法院有可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66265判...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小標題:網貸逾期了過了三年,法院是否會受理?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貸平臺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網貸逾期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網貸逾期了過了三年,法院會受理嗎?網貸逾期了過了三年,該怎么辦?本文將為您詳細解答。...
是否受法律保護,需根據訴訟時效是否期滿判斷。普通民事糾紛訴訟時效為二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若已過訴訟時效則不受法律保護。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但...
合同如果沒有自己約定有效期限則一直有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法律對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超出訴訟時效喪失的是勝訴權,而非請求權,隨時可以起訴但如被告依法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法院可能支持。商業合同訴訟時效的起算是從一方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