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澎湃新聞
沒想到事隔一個星期后
受害者竟被該男子起訴故意敲詐
到底怎么回事?
案情回顧江蘇鹽城男子廖某駕車送未婚妻回家,由于晚上視線不是很好,廖某車開得比較慢。
突然,對面出現一輛車,燈光非常刺眼,速度也很快,而且不走直線,左右畫“龍”地向自己開來。為避免發生事故,廖某連忙將車靠邊停下,但是,最終事故還是發生了,對面的車開過來后,直接撞上了廖某的車。事故發生后,對面車上下來一名男子,滿身酒氣,再三懇請廖某不要報警,并主動提出,愿意加倍賠償廖某的損失。此時,廖某才知道對方男子為陳某。雙方在協商賠償時,廖某提出其車是剛買不久的新車,是打算結婚用的,現在被撞壞,即使修好了,也不吉利,要求男子陳某賠償其一輛新車。
陳某不同意,最后雙方經過討價還價,達成協議如下:陳某除了全額承擔廖某的車輛修理費外,再補償4.6萬元給廖某,條件是廖某對其酒駕保密,不報警。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事隔一個星期后,男子陳某卻到公安機關報案了,稱其被廖某敲詐勒索了4.6萬元,要求追究廖某的刑事責任,并退賠4.6萬元。公安機關接警后,對該案進行了詳細地調查,認為本案陳某與廖某駕車發生交通事故,廖某的新車被撞壞,陳某為了盡快與廖某達成協議,在車輛修理費之外,主動賠償廖某4.6萬元。
本案沒有證據表明廖某以報警相威脅,敲詐勒索陳某財物,因而廖某的行為,不構成敲詐勒索罪,遂出具了不予刑事立案決定書。
隨后,陳某又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以廖某不當得利為由,請求返還4.6萬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中,廖某在明知陳某酒后駕車,可能涉嫌醉駕犯罪的情況下,為了獲得利益,隱瞞了其酒駕的事實,廖某的行為,是違法的,其獲得的4.6萬元沒有法律依據,屬不當得利,依法應當返還。
最后,法院作出判決,判令廖某返還4.6萬元給陳某。
(案例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法律分析敲詐勒索罪,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恐嚇、威脅或其他手段,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本案中,廖某駕車時,發現陳某車輛極不正常,在停車避讓的情況下,仍然被酒駕的陳某撞上,發生事故。
自知理虧的陳某,擔心其酒駕行為會被公安機關處罰,甚至還可能構成犯罪,受到更為嚴厲的刑事處罰,因此,陳某為了盡快與廖某達成協議,主動額外賠償廖某4.6萬元。
在此過程中,沒有證據表明廖某曾以報警相威脅,敲詐勒索陳某,因此,本案廖某的行為,根據以上規定,不構成敲詐勒索罪。
本案最后公安機關作出決定,認為廖某不構成敲詐勒索罪,不予刑事立案,符合法律規定。
根據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酒后駕駛機動車的,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為屬于飲酒駕駛。
對于飲酒駕駛機動車的,應當受到罰款1000元記12分,暫扣駕駛證6個月的行政處罰。
其血液內酒精含量超過80毫克/100毫升的,屬醉酒駕駛,應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是講證據的,本案中,認定陳某酒駕,或者醉駕,關鍵證據是其血液中酒精含量檢測,由于事隔一個星期后,陳某本人才到公安機關報案,此時,其體內的酒精早已代謝掉,無法檢測出來了。
沒有酒精檢測結論,即使有其本人陳述,也無法對其作出處罰,更不可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這也正是本案陳某事后敢于主動報案的原因。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因沒有法律根據而獲得利益,致使他人利益受到損失的行為,構成不當得利。
我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我國《民法典》同時規定,公民之間的民事行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為無效。
本案中,廖某在明知陳某酒后駕駛機動車,可能涉嫌醉駕犯罪的情況下,為了獲得利益,隱瞞其酒駕的事實,廖某的行為,雖然不構成犯罪,但卻是違法的。
陳某主動提出,除了承擔廖某的車輛修理費外,另外再賠償其4.6萬元,而作為交換的條件是,廖某替其酒駕行為保密,不向公安機關報告。
因此,本案廖某獲得的這4.6萬元,沒有法律依據,屬不當得利,依法應當返還。
有網友提出:廖某的車是新車,而且是為結婚而購買的,結婚是人生大事,應該喜慶順遂,如今被陳某撞壞了,確實是不吉利的,換作任何人心里都不舒服,因此要求陳某多賠償一點“精神補償費”,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況且是陳某主動賠償的,不該返還,至少,不該全部返還。
也有網友提出,陳某鉆法律的空子,逃脫了酒駕,甚至醉駕的懲罰,如果不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早晚還會出事。
也有網友認為,陳某擺了廖某一道,出爾反爾,起訴要回4.6萬元,雖然得到了法律的支持,但是,是嚴重的“不講武德”,應當受到道德譴責。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酒駕的認定標準: 其次,簡單說一下商業險的情況: 最后,我們詳細說一下酒駕交強險是否理賠? 交強險理賠的金額和項目:根據2008年2月1日后執行的交強險責任限額中的規定,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為:死亡傷...
來源 | 綜合整理自阿SIR、陜西高院、法制網 及網絡 遇到節假日頻繁的聚會,喝酒助興自然少不了。如果勸酒人勸酒致使被勸酒人的人身受到損害,但是勸酒人其實并沒有想要傷害對方,這樣也需要承擔責任嗎? 實際上,因為聚會飲酒發生意外,所有...
現代社會大家都是通過移動支付來進行交易,然而在便利的同時也很容易造成失誤。轉賬失誤之后,對方拒不還款,該如何應對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案情回顧 小張是一個生意人,前段時間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由于生意上...
【案情簡介】 女孩被扒光拍下裸照,同時身上的手機、現金也被洗劫,還被逼寫下萬元欠條。這種往往只能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橋段,最近南京真實上演。南京玄武警方迅速破案,抓獲兩女一男3名犯罪嫌疑人。原來,女孩和嫌疑人均為夜場工作人員,嫌疑男子曾是女孩的...
保險代位求償權為貫徹所有保險的核心原則-損害補償原則的一種方式,即意味著損失補償為適用保險代位求償權之保險的基本原則,而財產保險是貫徹損失補償原則最典型最完備的領域,無損害即無保險是財產保險的基本準則。這項原則對防止或避免被保險人利用財產保...
追究刑事責任是由公安機關偵察后移交檢察院提起公訴;民事賠償部分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訴訟,受害人也可以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一、酒后駕車肇事的民事責任 酒駕是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于酒駕作了禁止性的規...
男子劉某請求村里趙某幫忙說媒,經過趙某的介紹,劉某和唐某終于走入婚姻的殿堂,劉某主動給了趙某5000元的說媒費表示感謝。婚后一年,劉某與唐某爭吵不斷,二人協議離婚。劉某要求趙某返還其說媒費。趙某辯稱,其為劉某和唐某牽線搭橋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務...
返還不當得利,除返還原來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產生的孳息也應一并返還。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引起的一種事實狀態。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的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不當得利的民法總則規定是怎樣...
一、受害人死亡已判決未發生的賠償費用 趙XX駕駛普通二輪法拉利在道路上行駛時,與橫過道路的行人西XX相撞,造成西XX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內少量積血、左顳骨線性骨折、右額骨骨折等多處損傷。事故經某交通巡邏警察支隊作出事故責任認定:趙...
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女性自愿與男性發生關系后反悔告強奸?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或者感嘆還有這種操作?但你可能不知道,現實中這并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