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中,逝者的個人財產往往與他人的財產緊密結合在同一標的物上,形成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例如一起購買的資產、一起投資的企業、一起創作的作品,等等。大致又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 逝者與其配偶共有財產(這也是最普遍的情況);
2. 逝者與配偶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共有財產;
3. 逝者與家庭成員之外的人共有財產。
共有財產在遺產繼承時,該如何處理? 依《民法典》繼承編的規定,應先析出配偶所有的財產份額,剩余的為逝者個人財產,即遺產,以便繼承。
常見的配偶一方在立遺囑時,將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當作個人財產全部加以處分,那處分了配偶所有的份額的,這種處分行為是無效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本身也是無效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遺囑應當為之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如果立遺囑人沒有按規定保留必要份額,法院可以酌情確定基于保留的必要份額。 在遺產分割時,配偶、家庭其他成員、或家庭成員以外的他人,享有財產共有權的,有權主張相關財產的所有權,財產已被錯誤分割的有權要求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返還,無法返還的,有權向侵害人主張相應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同時,共有財產自當分割,共同債務也應分擔。依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規定:
夫或者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夫妻共同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程序上有個問題值得關注:針對同一標的物,析產和繼承爭議同時存在,是否先提起析產之訴,再提起繼承之訴呢? 對此,審判實踐中,繼承之訴中可一并處理析產與繼承。雖然法律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但,該規定的本意在于,繼承案件應先確定繼承財產的范圍,進而確定如何繼承,即對可繼承財產有爭議的,通過析產確定繼承財產的范圍是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的前提。
所以,繼承糾紛案件中原告提出對訟爭房屋享有部分所有權的情況,沒有必要要求其另行提起析產之訴。審判實踐中,對于此類情況,為了減少當事人訟累,一般作為析產繼承案件予以直接審理,不再要求原告另行提起析產之訴。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生積累的財富,在去世前一般通過遺囑或者法定的繼承的方式傳給后人。沒有遺囑或者遺贈,也沒有后人,在財產的主人去世后,這些財產如何處理呢? 財產分為有主財產和無主財產。人一生通過辛苦打拼...
對于遺產存款,可以采用的程序有三:遺囑,訴訟,公證。1,被繼承人有遺囑的,經公證或者法院裁定后,可以采用,按遺囑辦理遺產繼承。2,各繼承人間可以起訴其他繼承人,要求法院定紛止爭,判斷遺產歸屬。銀行根據法院裁定或判決辦理存款過戶。3,相關繼承...
當丈夫去世后的財產如何分割需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 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
按照法定繼承處理老人的遺產。 我國《繼承法》中這樣規定法定繼承的: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
1、同居關系約定財產按約定處理。2、同居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歸當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確定按份共有;如果同居期間有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其所得應為共同財產。3、同居一方的收入或財產,原則上應歸該方當事人所有;另一方當事人對取得該財產的...
書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作 者: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1月 開本:16開 定價: 7.00 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適用提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立法目的 第二條 繼...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
一、喪偶老人的再婚財產怎么分配?再婚后的財產,屬于再婚夫妻個人或者共有部分,在再婚夫妻沒有死亡之前,子女無權分配和繼承。再婚夫妻一方死亡,首先需要對財產確權,確定那些財產屬于死者個人所有。規定是,再婚前的登記在個人名下的屬于登記人婚前個人財...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
一、程序問題二、同居問題 三、撫養、贍養問題 四、離婚財產問題 23、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訂立如果一方發生婚外情、實施家庭暴力、賭博等行為,離婚時放棄財產的協議,離婚時能否作為裁判的依據?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訂立如果一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