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公事在微信群里發泄不滿,在他人勸解后又發出“有些人躺著說話不腰疼……品行連×都不如”等信息,結果被起訴至法院,被判在微信群里道歉。
微信群里回信息 “品行連×都不如”
楊某與李某都是女性,曾同為西安某文化傳媒公司股東,楊某還兼任該公司總經理秘書。兩人共同加入了群名為“××文化項目股東群”,該群系公司為該文化項目所建,成員主要由當地文化傳媒行業經理人及該項目投資人組成。
2017年11月,李某因公事在群內發泄不滿,并用惡劣語言針對公司總經理何某(男性)。楊某作為何某秘書,見狀后對李某進行勸解,并在群里發出一條“做人,少記仇,多記好”的鏈接。隨后,李某在群內發出“有的人躺著說話不腰疼,拿著別人的錢花著,說些冠冕堂皇的話,同吃一口飯,同睡一張床,說話同口氣,品行連×都不如……”
李某沒想到,楊某以李某在微信群內公開誹謗侵害其名譽權為由,將李某起訴至西安市未央區法院,要求李某在微信群內公開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其名譽,并要求李某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雖未指明對象,但可認定造成不良影響
近日,未央區法院未央宮法庭開庭審理該案。庭審中,李某辯稱其并未指名道姓針對原告楊某,楊某純屬小題大做,對號入座。
法院審理認為,李某在微信群所發布的言論雖未直接指明對象,但結合信息發出時間段,回應內容及聊天對話人,可以認定李某的言語系針對原告楊某。李某針對楊某的言語具有侮辱誹謗性質,該微信群內有近50余名成員,且均為楊某、李某同行業的經理人及熟人,具有特定性,李某的言語具有公開性,一定范圍內對楊某的名譽造成不良影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楊某的社會評價,李某的行為構成侵權。
法院最終判令,被告李某在“××文化項目股東群”公開向原告楊某賠禮道歉。另外,考慮到微信群的受眾范圍有限,不如微博或網絡論壇受眾面寬泛,對于原告楊某主張精神損失撫慰金部分酌情予以支持100元。宣判后,原、被告均未上訴。
法官釋法:公共空間,口無遮攔要擔責
法官方圓說,《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有哪些呢?《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合并適用”。
“言論自由不是情緒宣泄自由,無論在現實社會或者網絡世界,針對他人或特定群體發布不當言論,如果僭越法律紅線,符合名譽侵權構成要件,將會涉嫌違法。”方圓說,本案中,李某為自己的口無遮攔付出了代價,不但要向楊某公開賠禮道歉丟了面子,還要付出金錢損失,可謂得不償失。
微信群“亂說話”,后果很嚴重
正所謂“禍從口出”。隨著微信的普及,各種不同人際、圈子組成的微信群越建越多。近年來,因為在微信群“亂說話”而惹上名譽侵權的訴訟也屢見不鮮。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某些人認為微信群這樣的網絡世界是虛擬空間,言論不受約束。其實,縱然是屬于特定圈子“自留地”的微信群,本質上也屬于公共空間的范疇。無論是傳統社會還是新興的網絡空間,對他人都不能以言語辱罵、諷刺等形式來侵犯名譽。
正如法官所言,希望通過這起案例提醒廣大網友、群友,應該認識到網絡世界并非法外之地,不負責地任性發布詆毀他人的言論,輕則承擔民事責任,重則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 | 華商報 記者寧軍
微信里罵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看它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是否具有公然性和損害性。如造成嚴重心靈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保留往來消息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
在微信中說臟話,侵害了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種行為是否具有公開性和破壞性。造成嚴重精神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以保留資料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開貶低他人人格,損害...
微信里罵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看它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是否具有公然性和損害性。如造成嚴重心靈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保留往來消息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
微信里罵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看它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是否具有公然性和損害性。如造成嚴重心靈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保留往來消息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
搜集證據訴訟,可以向騰訊公司反映和投訴,協商不成的,還可以民事訴訟,到法院處理 。有人圖片被發到微信群里了誣賴我要起訴我怎么辦?【1】有別人把受害者的圖片發到微信群里了,受害者誣賴提問者干的。要起訴提問者,提問者應該應訴。【2】誰主張誰舉證...
微信里罵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看它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是否具有公然性和損害性。如造成嚴重心靈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保留往來消息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
在微信中說臟話,侵害了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種行為是否具有公開性和破壞性。造成嚴重精神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以保留資料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開貶低他人人格,損害...
微信里罵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看它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是否具有公然性和損害性。如造成嚴重心靈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保留往來消息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
微信里罵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看它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是否具有公然性和損害性。如造成嚴重心靈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保留往來消息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
微信里罵人,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尊嚴,看它是否構成犯罪,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是否具有公然性和損害性。如造成嚴重心靈創傷或者恐嚇的,可保留往來消息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