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借錢賭博隱瞞事實,沒有能力還錢,是否構成詐騙行為?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
導讀:有粉絲在小程序上咨詢借錢去賭博,還隱瞞了事實,最后沒有能力還錢,這種情況是否構成了詐騙行為?
隱瞞事實借錢是否構成詐騙,具體還看情節。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錯誤認識并“自愿”處分財產,從而騙取數額較大以上公私財物的行為。
1、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2、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3、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4、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2)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
(4)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對于達不到犯罪標準的,可以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也就是說,符合上述情形的,才能構成詐騙。
但是現實情況中,有些打著借貸的幌子詐騙的,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簡單的民間借貸糾紛。
借貸式詐騙與民事債權債務糾紛在表現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是以借款為名轉移財產、到期無法償還債務等等。那么借貸式詐騙和民間借貸之間在表現形式上有什么區別呢?我們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進行判斷呢?
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行為人的主觀意圖不同
詐騙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為人在借錢時就具有不歸還的意圖。詐騙罪以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因此,詐騙人“借 錢”只是其虛構的幌子,主觀上根本沒有歸還的意圖。而正常的借貸人在借款時卻具有歸還的意思,往往只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債務不能及時歸還。
(二)行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詐騙人在借款時都會采用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的手段,導致被害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如虛構借款用于某種投資或營利性的活動,又如虛構自已的財務狀況,使被害人誤信其有歸還的能力。而正常借貸中,借款人往往會如實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騙的方法。
(三)行為人對借款的態度不同
詐騙人在騙得財物后不會考慮歸還財物,因此在財物的使用上毫無顧慮和節制,直接造成財物的滅失,如將借款用于賭博、吸毒或個人揮霍;而民間借貸中,借款人本身具有歸還借款的能力,或者將借款用于可產生合法收益的途徑,以保障歸還借款。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賬,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還有些打借條之后偽造還款收條的,詐稱已經還款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
另外,如果債權人在借款的時候就明知對方是用于賭博的,此類債務不受法律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賭博是違反社會治安管理的一般違法行為,一般而言不屬于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非法行為。法律規定禁止賭博實際上是一種公共政策,不是法律原則或民事權利推演的結果。因此,法院在審理這類的案件時,若查明債權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賭博而予出借的,一般應當是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同時由人民法院對該借款及約定的利息(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予以沒收。
提醒,借錢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如果知道對方是為了賭博或是從事其他違法犯罪的活動的,最好不要借款,以免債權難以實現,或構成共同犯罪。
以上這些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借錢賭博隱瞞事實,沒有能力還錢,是否構成詐騙行為?的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更多法律知識,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服務助手》
那要看是以什么理由向他人借款的,如果通過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的方式而簽訂合同取得借款的,是屬于合同詐騙,要承擔刑事責任。 1、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辦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2、根據《刑法...
撥打110報警,或者到轄區派出所報警,并提供借條等證據材料。 ? 如果主觀上并無非法占有的目的,即使客觀上使用了欺騙方法,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客觀原因,致使所借款物一時無力償還,應屬于民事借貸糾紛,詐騙罪不成立。 ?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裁判要旨借條和欠條的性質不同,行為人騙取他人財物后出具的借條本質上屬于欠條,只能證明雙方存在事實上的債權債務關系,無法證明是否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不能因此認定雙方間系民間借貸關系。民間借貸與詐騙罪的本質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應...
以虛假理由借款具有欺詐性質,是否構成詐騙罪以法律規定認定。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
以虛假理由借款具有欺詐性質,是否構成詐騙罪以法律規定認定。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
一、別人欠錢遲遲不還怎么辦?別人欠錢遲遲不還的,可以間接與債務人進行協商,爭取對方直接還款; 也可以找中間人進行協調,達成還款協議,盡快還款。 上述途徑還是拒絕還款,債權人可以收集證據,然后去法院起訴,要求依法判決債務人履行還款義務。若是沒...
自愿給錢并不是不構成詐騙的理由。 詐騙在法律上的定義是虛構或隱瞞事實,騙取錢財、非法占有。 所以,所有的詐騙罪在受害人給錢時都是主動給付的,只不過是被騙情況下的主動給付,以對方自愿給錢為由,并不能構成對詐騙罪的抗辯關鍵看對方為什么給你錢...
當然是去自首了,現在跑路根本跑不了。個人欠40萬債無力償還自首判定標準你好:欠款無力償還,還是民事糾紛,不構成犯罪的,也就不存在自首情節,也就不存在判刑的問題。無力償還債務可不可以投案自首可以呀。出來后繼續還。不過先離婚,再自殺,法律上規定...
貸款(借款)詐騙罪的認定標準及罪與非罪的界限1。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區分罪與非罪界限的重要標準。在認定騙取貸款罪時,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貸款到期不能償還,就以騙取貸款罪論處。現實生活中,貸款不能按時還款,原因也很復雜。比如有些貸款因為經營不善或...
如果構成刑事案件,不需要自首,沒有人告你,是不會立案的。除非債權人去告你。參與賭博借高利貸無力償還報案自首可以嗎民間借貸屬于民法范疇當中的合同關系,一方欠錢不還是違反的合同義務,需要承擔還款責任和違約責任,高利貸也屬于民間借貸的范疇。而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