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民事訴訟開庭時間跟送達和適用程序有密切關系,一般是立案后5日內移送至審判部門,之后就要看何時送達和適用程序了: 1、如果適用的是簡易程序,審判部門應當在5日內向當事人送達,法院在當事人在收到應訴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開庭; 2、如果適用的是普通程序,則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開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則需要公告,一般是在報紙刊登后第93天安排開庭。...
法院立案后,何時開庭,法律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在司法實踐中,主要根據法院內部的排期而定,現在的基層法院辦案一線,案多人少,案件積壓現象十分嚴重,何時開庭還真是不好掌握,只能等法院的通知了。但法律對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則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適用普通程序時,6個月審結,本院院長批準的,可再延長6個月;還要延長的,由上一級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的,3個月內審結。債務糾紛案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開庭后多長時間審結民事案件具體的開庭時間應該由法官進行告知,法律并無具體規(guī)定,但是需要在審限內開庭。《民事訴訟法》一百四......
一般立案之后,開庭時間并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但是一般審理期限是受到3-6個月的法律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