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方式
對于從事法律職業的人而言,法律思維是其法律職業技能的前提。同樣,作為律師,善于運用法律思維是其不可或缺的職業素養,也是其履職的基本保證。因為,扎實的法律功底是一名律師起步的基礎,而良好的法律思維方式則決定了律師發展的空間,即決定了律師如何去發展,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從思維方式的方面講,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律師,應培養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一、理性思維
一名合格的律師首先應當具備的思維方式是理性思維。法律服務過程中,律師在做決策時要按照法律的邏輯,從法律職業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和判斷。也就是說,律師在提供法律服務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或者糾紛,要完全站在法律的層面和客觀的層面,不能讓個人的情感、好惡來左右自己對事情的判斷和處理,不能感情用事,而只能是在法律的框架內,理性地分清法律關系,依據法律的規定來妥善化解糾紛,解決問題。
二、規則意識
作為一名合格的律師要有強烈的規則意識。律師行業是一個以運用法律為服務手段的職業,以維護法律秩序為己任。在提供法律服務時,律師要始終把維護法律秩序放在第一位,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去維護法律公正,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律師要把自己的一切行為置于法律框架下去實施,不能因為金錢、利益的誘惑,放棄自己的原則,破壞法律秩序和行業規則。
三、沉著冷靜
在執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突發事件和緊急狀況,這時就要求律師一定要保持沉著、冷靜,從容地面對突發事件,這也是律師執業的基本素質之一。因為,在法律服務過程中,當事人對律師的依賴性很強,信任度很高,也可以說是當事人的主心骨,如果律師驚慌失措,不知所以,那當事人又該如何自處?同時,也只有保持沉著、冷靜,才能正確地判斷事態的發展,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四、敏銳
作為一名合格的律師要具有敏銳的思維,這對于參與訴訟、仲裁的律師尤為重要。敏銳的思維要求律師善于抓住一切機會。在法律實務中,情況瞬息萬變,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讓你處于被動的局面,看似一個小環節,如果能被很好地利用,則可以力挽狂瀾,使你立于不敗之地。
五、調整心態
近年來,國家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律師執業環境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某些領域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執業風險。從事律師行業往往承擔著很大的工作壓力,因為當事人是把他沒有能力處理的事情交給律師辦,這樣在心理素質、辦事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的職業要求就很高,從而導致很大壓力。一件普通經濟糾紛可能涉及一個企業的存亡,一樁刑事案件可能涉及一個人的生死,重大非訴項目中的一個失誤就可能引發巨額索賠。
因此,一名合格的律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對律師業的困難、壓力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六、堅強
律師這個行業接觸社會面比較廣,執業過程中很可能會遭遇各種不可預測的不公正待遇。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律師就要學會堅強,在遇到不公正的對待時,不要喪失你從事這個職業的榮譽感。我們的職業榮譽感就是伸張正義,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律師一定要堅強地面對執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誘惑,在承辦法律事務遇到困難時,不能輕易言棄,要有絕處逢生的毅力。
七、要尊重同行,同業互助
在律師執業的過程中,要尊重同行,同業互助。作為合格的律師在同行之間要相互支持,而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相互詆毀,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損害律師行業的名聲。要堅持一個原則:不要隨意對同行作出不負責的評論。雖然,律師的個人化程度比較高,但是在同行之間遇到困難的時候,仍要相互扶持。只有同行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才能共同進步。
作為剛入行的律師,在從業之初不要封閉自己,要抱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在事務所里應該有機會就學習、就請教、就合作。要把自己的專長最大化,盡量把自己的資源與其他律師分享,不要吝嗇。因為,只有你開放,周圍的律師才會對你開放。雖然要犧牲一部分經濟利益,但換來的是難得的經驗以及資深律師對你的業務支持,有助于你的健康成長。
八、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作為律師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特別是積極參加法律援助活動。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社會矛盾比較突出,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受到了相當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積極投身法律援助活動,要用一切機會、各種方式回報社會,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行為模式
當我們開始進入律師行業的時候,會看到周邊的一些資深律師功成名就,也通常會有一些大律師與大家交流、辦講座等。這些成功的律師對新律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學習榜樣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怎么去學習,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不能只看結果,要研究過程,要用心地研究他是怎么成功的。一個律師的成功是其多年的努力、多年的付出、多年的積淀的結果。律師業務的開展是以客戶的信任作為支撐的,而律師獲得客戶的信任則需要多方面的、長期的努力。
一、誠信是第一選擇
誠信是對律師執業的一個嚴峻考驗,是對律師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要求,是律師執業活動的生命線。它要求律師本著公平、真誠與恪守信用的精神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這是由律師行業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律師的誠信主要應當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對客戶要講誠信。律師開展業務的前提是基于客戶的委托,而客戶的委托包含了客戶對律師執業道德的信任,從律師的角度來看,處理客戶委托的事務也是律師對自身承諾的實現過程。因此律師在執業過程中能否恪守律師的職業道德,能否具有誠信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從大的方面說,律師的誠信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對律師行業的評價,也將直接影響到律師行業的發展。從律師個人來說,其誠信水平決定了他在律師行業發展的前景,理由很簡單:沒有一個客戶會被你欺騙第二次。這種因律師缺乏誠信而導致的不信任,不僅局限于客戶個人,律師對一個客戶缺乏誠信,后果就將是損失一大批潛在客戶,最終將導致其在律師執業的道路上越走越窄。
(二)對同行要講誠信。從目前律師執業的組織形式來看,合伙制占絕對的多數,這種組織結構是建立在彼此之間信任和合作的基礎上的,團隊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也是必然的要求。而團隊合作的前提就是團隊成員具有誠信的品質,這樣的團隊合作才能長久生存下去。
二、在提供法律服務中要做到勤勉盡責
勤勉盡責說起來虛,做起來實。真正做到對客戶勤勉盡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訴訟為例,應當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在接到客戶案件后,整理證據,先向客戶提交一份詳細的證據清單,讓客戶知道準備提交哪些證據,缺哪些證據,或者哪些方面的證據不完備;
2、在開始庭審前,向客戶提交你準備的庭審提綱,讓客戶了解你準備從哪個角度、采取哪些論點、哪些論據進行論辯;
3、庭審后,就本案的庭審情況及涉及的法律關系提交一份代理意見書;
4、在本案結案后,將本案的證據材料及法律文書裝訂成卷交與客戶。
總之,一名合格的律師只有做到勤勉盡責,才會讓客戶感到聘請你提供法律服務的花費是“物有所值”,同時也才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法律業務。
三、言談舉止要嚴謹,職業意識很重要
作為專業人士,律師在提供法律服務時言談舉止一定要有職業意識。這首先要求律師保持思路清晰,表達流暢,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考慮周全、嚴謹。對于律師來說,口語表達能力是其最基本的職業技能之一,很難想像一名語無倫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的律師能夠提供令人滿意的法律服務。此外,作為律師,書面文字的表達能力也是其最基本的執業技能之一。在提供法律服務過程中,經常會為客戶出具法律意見書、律師函、合同、訴訟文書等法律文件。這些法律文書都是有規范的格式的,律師寫出的法律文書一定要讓人感覺到是出自專業人士的手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要使用“法言法語”,準確地引用法律法規,并與事實相結合進行分析。
在與客戶交流時要具有職業意識,注重儀容儀表。在庭審中或與客戶交流和開會時,一般要著正裝,以示對客戶的尊重;要有時間觀念,一是在訴訟活動中、與客戶會見要守時;二是要在法律約定、與當事人約定的合理期限內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并及時與客戶進行溝通。
專業水平
律師行業需要專業化人才,需要律師有一定的專業特長,沒有專業特長,律師事務所就缺乏競爭力,律師事務所的生存和發展就必然會受到影響。同時,一個律師執業的專業水平是決定你的執業前景、甚至決定你能否生存的關鍵因素。一名合格的律師需要擺脫過去那種對任何案件都能辦理的“萬金油式”,要做好自己的專業定向,“走專業化道路,做專家型律師”,成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
律師的前景如何,如果從整個的行業角度來看,這個行業的發展肯定是前景非常樂觀的但我覺得,你想知道的,應該更多的是個人的發展律師這個行業,總體的前景是非常樂觀的,但要看你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了做這一行,要悟這一行的道學會如何和當事人接觸,怎么能拿到案子律師雖然是個自由職業者,看似輕松,社會地位高,但沒有案源,一切就是0尤其是做實業律師的日子,是比較清貧的,而且很辛苦實業律師的關鍵,是選擇一個好的律所,更重要的是選擇一個好的律師去帶領你首先,從好的律師那你會學到很多辦案的技巧,更主要的是你會學到做人、做......
律師的條件:本科以上學歷——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大四考)——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并通過考核——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證——律師。
首先,你需要慢慢培養具有法律思維的思維方式,看一種現象不能看表面,要看到這種現象或事件反應了什么樣的法律關系。
其次,你要確定你是想當民商法的律師還是刑事律師。
再次 ,最重要的是你要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文憑。
第四,最關鍵的是要在本科畢業后通過國家司法考試,這個考試被稱為天下第一考通過率很低,相當難,你一定要努力。
第五,不必記很多的發條,學法律并不......
首先,盡管你是在職法官改行做律師,仍然需要解決資格問題。如果你還沒有取得律師資格或沒有通過國家司法資格考試的話,同志還需努力。
再次,實習期滿,你就申請律師執業證書吧。拿到了這個本本,就可以大展宏圖咧。...
要當律師的話首先要具備律師資格,也就是你大學畢業后(不管學什么專業,不是只有文科生才能考得)要參加國家司法考試,通過之后有半個月的律師培訓,然后再做一年的律師助理就可以申請律師證了,就可以成為執業律師,可以單獨接案子了。
那些律師在出庭強都會查好了法條,寫一個簡單的辯護詞之類的,并不是一定就是把全部法條都背下來的,那個實在太多了,就是那些個法學院的老師也只是對自己的專業領域內的比較熟悉而已,當然能背下來最好,不能背下來一般辦案前都會有很長的準備時間的,可以查的
其實做律師的話最好要有法律思維,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