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債”是人們對企業之間超過托收承付期或約定付款期應當付而未付的拖欠貨款的俗稱。90年代初,它突然成為中國、俄羅斯、東歐諸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障礙。在中國,“三角債”其實早在8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形成,1985年中央政府開始抽緊銀根后,企業賬戶上“應收而未收款”與“應付而未付款”的額度就大幅度上升。到1991―1992年間,“三角債”的規模曾發展到占銀行信貸總額三分之一的地步。
“三角債”帶來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由于拖欠,大多數的國營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都面臨收不到毛收入的問題,致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因缺乏資金而難以擴展生產;巨額的未清償的債務拖款使企業或不能進一步向銀行申請貸款,或難以申請到信貸;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陷入債務死扣之中,每一個企業既不愿意償債,它的債權也無法得到清償。此外,“三角債”還會造成經濟信息的混亂:由于拖欠,流動資金更顯不足,在短期信用拆借市場與投資市場上,資金價格則易受黑市操縱;由于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也面臨被拖欠的問題,其利潤也就難以實現。結果,本來比較清晰的效益好的企業與效益差的企業之間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不清,就整個經濟而言,會反映成虧損面進一步擴大。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政府通過注入資金而干預“三角債”,有時并不能使“三角債” 縮小(比如1991年的中國),而有時卻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如1992年6月至12月的中國經濟)。
“三角債”是指甲方是乙方的債權人,而乙方是丙方的債權人,丙方沒有還給乙方錢,乙方也就沒有錢還給甲方,一旦丙方出現財務危機,乙方和甲方也會跟著陷入財務困難,賒銷是形成三角債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謂賒銷是指產業鏈中,上家允許將產品交給下游,下游則在限時內或變現后,再將貨款交還給上家。當下游把貨款給了上游企業時才完成銷售,但也常會出現完成不了銷售的情況,下游企業在貨物變現后仍不還給上游企業,造成上游企業的嚴重損失。由于賒銷和“三角債”的存在,環環相扣的產業鏈變成了一損俱損的債務鏈,只要一環斷裂,接下來的就是整個產業鏈的崩潰,甚至導致一國的經濟蕭條,這就是“三角債”之所以成為中國總理案頭的重中之中的原因。其實,“三角債”并不是中國特有的,許多國家都存在,特別是轉軌中的國家。俄羅斯的“三角債”已經嚴重影響了整個經濟發展。2001年過期債務已經高達35萬億盧布。
本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商品交易中的基本規則,但是,當交貨與交錢過程相對分離時,“信用”關系就出現了。信用關系是一種由買賣雙方承認并接受的特殊關系。在這種關系后面,錢與貨的到手時間與空間上有一定的距離,或者是一方交了錢,但要以后才能得到貨,或者是一方交了貨,要在以后才能得到錢。顯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與錢貨到手,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里有了完全不同的性質,這里有一個時間與空間分離的發展過程。當交錢一方還沒有得到貨時,他相信賣貨一方一定會遵守交貨的信用,交了錢一定會取到貨;同樣,在一方已經交貨還沒有得到錢時,交貨的一方也確信,雖然已經將貨給了買者還沒有得到錢,但受貨一方一定會守信用,將錢付出的。但在現時生活中,并非如此,一方面,有可能收貨人手中沒有錢,而無法按時支付貨幣,另一方面,有可能收貨人手中有錢,但不愿意支付貨款,而挪做他用。無論怎樣“三角債”都是違背“欠債還錢”的原則的,都是欠債不還的表現。在企業投資自主權不斷擴大的今天,企業信用關系也不斷地發展起來了。但由于企業從微觀經濟效益出發,欠債有理、欠債有利,欠債能夠出效益的錯誤觀念不斷滋長,因而導致“三角債”席卷全國。
長期以來,“三角債”成了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企業的老板飽受其煎熬,稱“三角債”為“毒品“,欲罷不能?!叭莻逼仁顾麄円荒曛杏腥种坏臅r間追債,三分之一的時間,躲避追債。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的破壞。同時“三角債”也導致了一些企業的經理人的腐敗和墮落。
消滅“三角債”的直接手段是縮小賒銷和鋪貨(產品推銷的一種形式,指將產品在短時間內鋪向市場,以求市場覆蓋率。常在新產品推廣期采用,由于新產品尚待接受市場考驗,銷售商不愿意冒風險,故常采取賒銷方式)的范圍。消滅“三角債”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機制,這一方面需要加強道德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強法治建設。實踐證明,市場經濟中最重的東西不是硬件,即買賣場所。而是那些無形的東西、那些軟件,即交易規則、契約和信用原則。它們才是市場經濟的真正價值所在,是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的關鍵。
受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正面臨外需下降、內需疲軟、通脹形勢嚴峻、企業利潤壓縮等多重壓力,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在多重壓力的背景下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其中,上世紀90年代初曾嚴重困擾中國企業的三角債問題卷土重來,在部分行業和中小企業形成了新“三角債”問題,并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上世紀90年代的三角債主要以國有大企業之間的政策性拖欠為主,而目前的新“三角債”則以經營性拖欠為主,各種類型的企業均有涉及,且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受三角債影響更為嚴重,并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主要表現為:企業盈利下降、虧損嚴重、虧損金額不斷增加,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呈不斷上升趨勢,資金回籠難度越來越大,資金回籠周期不斷延長,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相互拖欠現象較為普遍等。根據Wind的數據,2008年至今我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出現持續性地大幅增長,從2008年年初的1.28萬億增加到2012年7月的7.83萬億,增長幅度達512%。2012年7月全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達32.80天,比上年同期的28.86天增加3.94天,同比增幅達10.2%。
此外,新“三角債”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途徑與程度與上世紀90年代的老“三角債”不同。當時,銀行在金融體系中作為重要的中介機構,承擔了大量三角債償付人的職責,因此“老三角債”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銀行系統內部。而近幾年伴隨著“金融脫媒”的不斷發展,直接融資比重大幅提高,新“三角債”也對債券市場產生影響,具體而言,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新“三角債”導致部分行業信用風險有所增加。鋼鐵、機械、煤炭、電力等行業由于受到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跌、投資虧損等因素的影響,生產經營風險不斷增加,容易產生經營性的新“三角債”。例如,鋼鐵等主要通過企業聯保的形式進行融資的行業,一旦聯保中的一家企業出現破產或還款困難,就會牽連到其他聯保企業承擔債務責任,從而形成行業內新“三角債”的橫向蔓延。從美國近三十年的違約情況來看,鋼鐵、機械、煤炭、電力等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大,在經濟下行期違約率相對較高。在我國,新“三角債”問題的出現,將導致上述行業的企業違約相關性的提高。違約相關性作為度量信用風險的主要參數之一,其升高將導致上述行業信用風險進一步增加。
第二,新“三角債”或將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加劇。與中小企業相比,大企業受新“三角債”影響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內部控制制度較為完善,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更為嚴格和穩健;另一方面,其貿易往來的對手方較多,應收賬款來源相對分散,即使出現壞賬也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損失。而中小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所采用的信貸銷售模式比大企業更加激進,往往對客戶采取低首付的銷售方式,這樣當下游需求出現問題時,客戶回款相應減慢,企業面臨的回款壓力和壞賬損失大幅增加,再加上中小企業本身對資金很敏感,這樣就會對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最終使得新“三角債”沿著產業鏈向上游不斷傳遞。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這種信用狀況的變化使其融資愈發困難。
第三,新“三角債”問題的蔓延,對債券市場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鋼鐵、機械、煤炭、電力行業在債券市場比重較高,債券市場已經成為其重要融資場所。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可能會利用債券融資用來解決“三角債”問題。對此,發債主體應當及時對相關情況作出信息披露,防止擅自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等情況的發生。
總體而言,部分行業和中小企業受到新“三角債”一定沖擊,信用風險有所增加,但風險尚在可控范圍之內,對債券市場的總體影響有限。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多重壓力情況下我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結構性矛盾和制度性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此輪新“三角債”進一步蔓延的風險仍需密切關注。
企業三角債的解決方案在設計關于三角債的最優解的過程中,經濟學家們已提出了三種解:(1)成立一個清債中心;(2)把債權轉化為股權;(3)改革資金市場,建立正常的懲罰制度以確保商業信用的發展。這三個解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需進一步澄清的必要。三角債首先,經驗事實表明:成立清債中心,并不必然會解決三角債,我們仍然應當弄清,在什么條件下,清債中心可以有效地解決三角債?其次,把債權轉化為股權的建議,可以使部分債務鎖鏈迅速消失,但如全社會都采取這種解法,則會產生兩個問題:(1)對于凈債權企業來說,其出借......
乙欠甲債、丙又欠乙債,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債,當乙不向丙追償債務致使甲的債權不能清償時,甲可以行使代位權,直接向丙主張權利。具體包括:; ; ; 1、提起代位權訴訟,法院判決丙直接向甲履行清償義務;; ; ; 2、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禁止丙直接向乙履行債務,防止乙受償后轉移、隱匿財產;; ; ; 3、未提起代位權訴訟,但執行程序中發現乙對丙享有到期債權的,法院可以通知丙向甲履行。三角債可以起訴嗎三角債,是人們對企業之間超過托收承付期或約定付款期應當付而未付的拖欠款的俗稱,是相關債務人之間拖欠款所形成的......
關于貸款人未按照約定提供借款及借款人未按照約定支取借款責任的規定。借款合同簽訂后,貸款人和借款人都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合同。對于貸款人來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向借款人提供借款,是其主要的義務。但是,貸款人由于資金周轉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不能按照約定的日期提供借款,或者不能按照約定的數額提供借款。貸款人的這種違約行為會損害借款人的合法利益,影響借款人對借款的使用。因為貸款人按照約定的期限提供借款的,借款人就能將所得的資金按照計劃投入正常的生產或者經營中,保證資金得到正常運轉。貸款人不能在約定的期間內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