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保候審的條件
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五)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的,如果案件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的,可依法決定對其取保候審。
(六)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可以適用取保候審 這是司法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最主要法律依據。
上述第一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某種刑罰,就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承辦案件的司法人員所認定的對其可能判處的刑罰,絕不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所觸犯的刑法條文某一條款的法定最高刑,更不是指該條文規定的某種罪名的法定最高刑。
第二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已經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盡管可以認定其所犯罪行比較嚴重,且根據其對應的刑法條款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是,如果對其適用取保候審也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
申請取保候審的技巧
律師在接受委托后,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辦理取保候審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家屬非常關心的問題。法律對于取保候審的規定是很靈活、寬泛的,具有很大的彈性,律師辦理取保候審除需要熟悉相關刑事法律、辦案流程以外,還必須要掌握豐富的辦案經驗、技術和溝通技巧。 取保候審總結如下:
1、嚴把事實證據關
以事實為根據,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之一,但是事實必須靠證據證實。作為刑事辯護律師,必須充分了解和掌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嚴把事實證據關,才能有效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因此,首先要認真閱卷,吃透案情,聽取當事人的供述和辯解,審查被害人的陳述,證人證言、物證、書證等相關證據,審查證據之間的關聯性、有效性和排他性,以確認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其次,分析判斷當事人是否有無罪、疑罪等情況,是否有自首、立功、從犯、脅從犯等法定有利情節。根據事實和證據分析判斷當事人是否具備取保候審的條件。對事實證據做到心中有數,為有效的申請辦理取保候審打好堅實的基礎。
2、嚴把法律適用關
以法律為準繩,即依法辦案這是尺度。在查清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用法律衡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符合由拘留、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的條件,依照事實和證據,分析判斷當事人是否具備情節顯著輕微、情節輕微等情節,分析判斷當事人是否應當適用無罪、疑罪從無、減輕、從輕、免于刑罰、自首、立功等法律條款,分析判斷當事人是否可以在三年以下量刑和不再危害社會等情節。
把事實證據和法律適用相結合,為下一步是否為當事人申請辦理取保候審作出正確的判斷。
3、嚴把律師意見關
通過上述嚴謹細致的工作,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認真撰寫律師意見書,向辦案機關闡明觀點,提出建議,明確變更強制措施的意義。
4、嚴把溝通關
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同公、檢、法機關的溝通非常重要,實踐中,要針對不同情況,靈活應變,與辦案人員辦案單位溝通,與被害人溝通,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溝通要及時、充分,同時要學會變通,比如在外地羈押的案件,可以在讓嫌疑人家屬在羈押地租房,如果嫌疑人被取保,可以住在羈押地而不回戶籍地,打消偵查人員今后不方便訊問的心理顧慮,為成功取保創造好的條件。
同時,刑事案件有極為嚴格的程序,司法機關對相關辦案人員更有嚴格的錯案追究制度,因此律師一旦發現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或者事實或法律規定,要立即與辦案人員聯系,提醒辦案人員采納,不能耽誤,否則一旦錯過機會,再想說服辦案人員改錯難度非常大。
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
本人及其親屬,律師,均可申請。一般情況下,能否申請成功的關鍵不在于誰申請,而在于是否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這里面有很多技巧,彈性很大,由熟悉刑事法律、具有豐富辦案經驗的律師辦理,成功能希望會更大。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四)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
在法律理論上,檢察院批捕后仍然可以適用取保候審措施,只是獲得取保候審的幾率更低。從取保候審的法律規定來看,在法院判決最終生效之前都可以適用取保候審,其中就包括檢察院批準逮捕之后。法院判決生效后,判決將開始執行,根據判決結果的不同,被告人須要...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
在法律理論上,檢察院批捕后仍然可以適用取保候審措施,只是獲得取保候審的幾率更低。從取保候審的法律規定來看,在法院判決最終生效之前都可以適用取保候審,其中就包括檢察院批準逮捕之后。法院判決生效后,判決將開始執行,根據判決結果的不同,被告人須要...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是不是滿足這些條件就可以辦理取保候審?什么時候可以辦理取保候審?這些問題,下文為您解答。 一、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按照《刑事訴訟法》第51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被拘留了怎么委托律師 被拘留了怎么委托律師?一般公安部門會幫助你委托律師,對于現行的非訴業務,如仲裁委托、訴訟代理等,我就不大清楚了,但是現在市場上有一些對法律、法規、法院相關工作等涉及刑事的律師,是必須經過市場監管部門批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