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醫療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
診療活動的主體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這里的醫療機構是指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及個人診所。醫務人員分為專業醫務人員和社會醫務人員。根據《執業醫師法》的規定,專業醫務人員是指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人員。根據原衛生部《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聘用社會醫務人員執業管理的通知》的規定,社會醫務人員系指取得技術職稱的待聘人員或個體行醫者;1999年5月1日《執業醫師法》實施后,社會醫務人員則指取得執業資格的待聘人員或個體行醫者。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54條和第57條的規定,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是由醫療機構承擔的。這是因為,醫務人員是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行為是執行醫療機構工作的職務行為,由于職務行為引發的損害賠償責任理應由醫療機構承擔。因此只要滿足以下條件,醫療機構就須承擔其醫務人員的替代賠償責任,醫療機構不得以自己沒有選人不當或者已經盡到監督職責而推卸損害賠償責任。
二、非法行醫造成人身損害的賠償人
非法行醫造成人身傷害是指行為人未獲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從事醫療技術服務給他人造成的人身傷害。它在外觀上和醫療事故有相似之處,都是由于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常規,造成了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現實中,很多因非法行醫造成患者人身傷害的情形被誤當做醫療事故處理,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非法行醫并不屬于醫療事故。
非法行醫并不屬于醫療事故,主要表現于行為主體上的不同。根據《執業醫師法》第39條和《刑法》第337條的規定,非法行醫的行為主體是指未經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人;而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條的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行為的主體是經過衛生行政部門批準開展醫療活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兩者明顯在行醫資格上存在差別。
鑒于非法行醫與醫療事故存在以上區別,《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61條規定,非法行醫,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不屬于醫療事故,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是與醫療事故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車主有補充賠償責任。 交通部門認定責任后,保險公司賠償后,不足部分,由車輛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車主有如下情形,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
發生交通事故后,如果交警部門認定責任比例為主、次責任的,具體的責任比例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 1、如果雙方均為機動車或非機動車的,一般主次責任的比例為:70%和30%。 2、如果一方為機動車,另一方為非機動車的,則正常情況下應減少非機動車方1...
電動車追尾汽車誰負責電動車追尾汽車,應依據依據汽車追尾事故當事人的過錯以及事故車輛損失情況來劃分責任。追尾事故的責任劃分有以下幾種情況:1、后車撞行駛中的前車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車承擔全部責任;2、夜間前車沒有尾燈,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
這是租車行業的規定,你要承擔20%的費用,如果你想不通,可以理解為車輛的貶值損失
進入老齡社會,登門入戶的護理服務成為許多家庭的需要。而互聯網+醫療的興起,護理資源下沉的改革,給滿足這一需求帶來曙光。部分省市已開始嘗試護士多點執業、共享護理服務等。相關探索,現狀如何?應該如何規范管理?市民: 費用多一些 效果還不錯 護...
出公差發生交通事故,只要帶責就是違法駕駛車輛造成的,由駕駛員承擔全部責任。只是對方帶責情況下,本車駕駛員可以就賠償乘員的損失向對方追償。但如果駕駛員本人受傷(或乘員也是公司人員),則公司承擔工傷善后的責任。這與事故賠償不矛盾。程序上先進行事...
交通事故中乘車人受傷,司機在事故認定中有責任,按責任對乘車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司機在交通事故中不承擔責任,根據好意施惠行為,適當補償乘車人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18周歲以下屬于未成年人。10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
交通肇事(對方全責)拖車費和停車費由對方全出,對方負全責,你的一切損失當然由對方承擔。對方不配合,就通過訴訟解決。 拓展資料 1、拖車費 拖車費就是為疏通交通,拖動車輛所產生的相關費用。通常是指交通交警部門或拖車服務公司,在機動車出現故障或...
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夜間開車時開啟遠光燈造成交通事故的,由哪一方承擔法律責任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可以報警由交警處理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