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稱為“新農保”。新農保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其中中央財政將對地方進行補助,并且會直接補貼到農民頭上。之所以被稱為新農保,是相對于以前各地開展的農村養老保險而言,胡曉義表示,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有三個籌資渠道?!疤貏e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我認為它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此外,不同于老農保主要建立農民個人賬戶的模式,新農保借鑒了目前城鎮職工統賬結合的模式。胡曉義介紹,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分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這意味著中國農民60歲以后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不過胡曉義強調了即將啟動的新農保仍處試點階段,“新農保政策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后逐步推開,并不是說從明天開始大家就可以領錢了?!备鶕巹?,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即“?;?、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和待遇標準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適應;二是個人、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適應;三是政府引導和農民自愿相結合,引導農民普遍參保;四是先行試點,逐步推開。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采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年滿16周歲、不是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可領取基本養老金。
根據《決定》精神,在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過程中,應重點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籌資機制。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作為一種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會養老待遇的保險制度,離不開資金的支撐。為確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能夠有效運作和可持續發展,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應當在自愿的基礎上繳納一定的保費,當然繳納保費的多少取決于當地所建立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保障程度的高低。在參保個人繳費的基礎上,當地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為參保農民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費補助。而當地政府則應根據地方財政實力狀況,為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提供一定資金補貼。
從全國各地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情況看,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的資金補貼發揮著重要作用。以江蘇省蘇州市為例,該市2003年就出臺了《蘇州市農村基本養老保險管理暫行辦法》,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低水平、廣覆蓋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他們把從事農業生產(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的務農人員納入了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所有參保的務農人員,縣級和鎮級財政補貼50%左右,有的縣(市)達到60%。在2003―2005年間,全市各級財政對務農人員的參保補貼額達到13.38億元,且每年的補貼資金呈上升趨勢。該市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方式建立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不僅有效地解除了廣大參保農民的后顧之憂,而且成為縮小城鄉差別、加快城鎮化的有效途徑。
第二,在按照個人、集體、政府三方分擔的基礎上建立起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后,應高度重視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否則將面臨較大的長期資金支付壓力。有關部門應抓緊研究基金管理和投資政策,探索基金市場化的投資管理模式,制定相應的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還應研究不同地區做實個人賬戶的辦法,研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基金市場化投資管理政策,以確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能夠可持續發展。
養老金的交付
如果你原先在企業已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這次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后,你的檔案可寄存市勞動力市場(即市職業介紹中心可憑《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花名冊(增減單)》和市職介中心開據的單據,到市社保局辦理接續手續。接續后,你的參保已由單位參保變為個體參保,每年按全省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省統計局下發)不高于300%,不低于60%繳費,市社保局每年根據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六個繳費檔次,你可以在每年四月份到市社保局自己選定,如確定最低繳費檔,可不必前來選檔,由市社保局微機中心程序自動為你選定。如果你是屬于接續人員,女工人繳到50周歲辦理退休,男職工到60周歲退休,如是特殊工種須經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養老保險科確定審批后,到市社保局辦理提前退休手續。退休待遇按國家政策審批,即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20%計發基礎養老金,加之你的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養老金這兩項確定你的養老金水平。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由單位為你辦理保險轉移手續,沒有新的工作單位的即轉為自由職業者,則憑《養老保險手冊》自己續交保險費。在個人繳費期間屬于“40”“50”人員的,則民政部門經街道辦事處按年給予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費補助,所以,不要忘了到社區居委會登記。 自己交費的時由于沒有了個人工資基數,而是以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為基數,因此繳費額是會與單位繳費略有差異的。但退休金計算方式是一樣的,所以,退休以后退休金和一直在原單位工作到退休沒有明顯差別。
養老保險交夠15年可以不交。 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才能每月領取: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在繳費至滿15年(一次性補繳或者繼續繳費均可)后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也可以采取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辦法,解決其養老保障問題。 繳費滿十五年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門檻,但并不代表繳滿十五年就可以不繳費,只要職工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就應按規定繳費......
2020年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規定。...
如果你目前尚未就業,可以選擇參加新農村養老保險或者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中的一種 1、新農村養老保險年繳費100~1500元,在此范圍內自由選擇繳費金額;參保方面,持個人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到村委會咨詢辦理參保、繳費事宜,每年年底的時候村委會會組織次年續繳費事宜; 根據目前政策,新農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是55 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2、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持持個人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到當地社保機構參保。繳費是以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基數、以20%作為繳費比例,年繳費數千元。屆時養老金......

成都養老保險查詢 成都養老保險查詢途徑以及辦理手續.,每個人都有要辦理相關的入戶手續,下面成都生活圈廣大從業人員整理了成都地區的養老保險交費基數.1、成都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5.39%,最低保證利率3.5%,利率會隨著市場利率浮動。...
一、辭職以后保險怎么辦 1、如果是城鎮戶籍人員,在沒有新單位接收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將社保轉移到本人戶籍所在地的檔案托管部門之后,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個人參保,也可前往戶口所在社區辦理居民醫保。 2、當然,也可以選...
農村養老保險每年交1000元、交夠15年到60歲每月能領238元算法是按個人繳費檔次每年1000元來計算,按年交15年就是15000元,加上政府補貼30元15年就是450元,再加上利息大約5520元(利息是按當前銀行一年期銀行利率來算的,今...
一、 公民的養老保險怎么領?公民的養老保險的領取程序是:1、到社保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預約,按預約時間和窗口排隊辦理退休審核手續;2、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的窗口辦理退休審批手續。3、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符合退休條件的,請帶退休審批表...
臨近月底,最開心就是每個月發工資的那天?拿到工資條后,不少人蒙圈了。工資條上五花八門的項目,究竟啥意思?扣款標準怎么確定的?自己能拿多少?今天,小編梳理了一份工資條完全指南,這10個問題你得搞清楚!工資條沒有固定格式,不同單位的工資條具體項...
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政策2022 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政策2022年9月起正式實施。養老保險今年不能補繳了!最近一段時間,社保中心上下都在加緊籌備補繳工作。其中最讓人牽掛的是,下半年要迎來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年檢的積極性。近日人社部人力...
一、農業戶口養老保險標準 1、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2、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今年九月份剛出臺的城鄉養老保險,是以年為單位參保的,最低繳費年限15年就可以拿養老金,今年繳費基數是9700元,繳費比例是10%-30%(在這個比例之間可以隨便交),我在這里給你按照10%的比例計算給你看吧,每年繳費金額=9700乘以10%...
1、參保人員(含參保繳費人員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人員)死亡后,其直系親屬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在一個月內到農保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注銷手續。 2、參保繳費人員死亡后,可將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納及村(組)集體補助的養老保險費的本息退還給其法定繼承人...
首先,農村戶口買社保,有三種選擇。 一種是以自由人身份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自由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是以上年度全市最低保障工資為繳費基數的(一般各個地級市每年都會發布上年度全市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這個平均工資乘以60%就是全市的最低保障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