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體含義
一、上訴是被告人的合法權利,不論上訴理由是否得當,都不能以被告人不服判決或態度不好而在二審判決中加重原判刑罰。
二、僅有被告人一方上訴的案件,二審法院審理后確認應按刑事訴訟法第226條第1款進行改判時,即使原判量刑畸輕,也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罰。
三、僅有被告人一方上訴的案件,二審法院審理后確認應按刑事訴訟法第226條第1款之規定直接改判或發回重審的,在事實查明后,如果沒有變更原判認定的事實,也不應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同時,二審法院不能借口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而將僅僅是量刑過輕的案件發回重審,指令一審法院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上訴不加刑原則原則,就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訴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罰的審判原則,是二審法院必須遵守的原則之一。基本出發點是為了保護被告人的上訴權,防止上訴而遭致不利的后果;以及強化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審判的監督和指導;和提高檢察機關的公訴和抗訴水平。此項原則,對中國現行刑事訴訟司法實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226條規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實,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以外,原審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法。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法院解釋》第257條對此規定進行了進一步解釋。尤其是該條第1款第5項明確規定:“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但判處的刑罰畸輕,或者應當適用附加刑而沒有適用的案件,不得撤銷第一審判決,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或者適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必須依法改判的,應當在第二審判決、裁定生效后,按照審判監督重新審判。”這是上訴不加刑原則的基本含義。就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訴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罰的審判原則。也就是說對于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提起上訴的案件,二審法院經過審理決定改判時只能適用比原判決更輕的刑罰,不能適用比原判決更重的刑罰,也不得變相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在實踐中,上訴不加刑原則主要表現在:(1)同一刑種,不得加重刑罰的數量;(2)不得改變刑罰執行的方法,如將緩刑改為實刑,將死刑緩期執行改為立即執行;(3)不得在主刑上增加附加刑;(4)不得改判較重的刑種,如將拘役6個月改為有期徒刑6個月;(5)對于構成數罪并罰的上訴案件,既不能加重決定執行的刑罰,也不能在執行原刑罰不變的情況下,加重數罪中某一罪或幾個罪的刑罰;(6)不得加重共同犯罪中未提出上訴的被告人的刑罰。刑事訴訟法規定上訴不加刑的基本出發點是為了保護被告人的上訴權,防止上訴而遭致不利的后果。目的在于保障和發揮上訴制度的作用,使正確的判決得以維持,錯誤的判決得到糾正。刑事訴訟法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這一規定主要考慮到被告人一方上訴的目的在于申明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通過重新審判改變一審法院的錯誤判決,期望第二審法院通過審理予以減刑或者從輕定罪或者宣告無罪。如果被告一方提出上訴后,第二審法院通過重新審理,加重了被告人的罪名和刑罰,則有違上訴人上訴的初衷,必然增加上訴人在上訴時的思想顧慮;甚至不敢提出上訴,即使明知第一審法院枉法裁判,也可能因懼怕第二審法院也有可能加重刑罰,而放棄這一訴訟權利。第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在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情況下則不受上訴不加刑的限制。因為超出了僅有被告人一方的限制范圍,在被告一方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也提出了抗訴或者自訴人也提出了上訴;或者被告人一方沒有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提出了抗訴或者自訴人的提出了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但是,如果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法院所判刑罰過重,為減輕被告人的刑罰而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也應受上訴不加刑原則的限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上訴不加刑原則有利于消除被告人因擔心加重刑罰而不愿或不敢提出上訴的思想顧慮,使被告人能夠毫無顧忌地行使上訴權,保障被告人的訴訟地位不會因上訴而惡化,以便其充分行使法律所賦予的辯護權。上訴不加刑也有利于提高審判質量,大量的刑事案件通過上訴,可以加強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提高辦案水平。上訴不加刑的原則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案件必須遵守的原則,不能為了加重被告人的刑罰,而將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案件,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而發回重審或指定再審。
以上就是關于上訴不加刑的具體含義了,上訴是被告人的合法權利,不論上訴理由是否得當,都不可以在二審判決中加重原判的刑法。詳細的內容您可以在上文中了解。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法律問題,不妨來咨詢我們律聊網的律師。
商標專用權受到侵害上訴應該滿足哪些條件(一)存在假冒或仿冒行為假冒或仿冒行為,是指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這類侵權行為可以具體分解為以下四種:(1)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
一、個人魚塘承包標準合同的內容有哪些?1、雙方的基本信息雙方的單位名稱或者是姓名、身份證號、單位地址、委托辦理人的姓名及電話等;2、承包項目3、承包期限4、乙方支付承包費用事項5、特殊情況的處理6、公證機關的簽字與蓋章二、承包合同的含義承包...
1.借貸記賬法的含義 借貸記賬法,就是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借貸代表賬戶的兩個對立位置:賬戶的左邊稱為借方,賬戶的右邊稱為貸方。 具體登記賬戶時,資產類和成本費用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的金額,貸方登記減少的金額。負債類和所有...
民事起訴必須符合四個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人民法院對符合民事訴訟法條的起訴,必須受理...
勞動者在入職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就需要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然而根據雙方之間約定的提供勞動的時間,可以將勞動合同分為不同的類型。那到底勞動合同的類型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一、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1、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固...
一、解除勞動合同具體包括哪些含義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當事人雙方提前的法律效力,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勞動合同的變更是指當事人雙方對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條款所作的修改或增減。包括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各自單方解除權以及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
民事違約責任的主要形式中的【形式】 是指:需要承擔的責任 ,比如: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責任、違約金等。 民事違約責任的主要形式有: 一、繼續履行 繼續履行也稱強制實際履行,是指違約方根據對方當事人...
合伙企業的含義及種類有哪些 合伙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 1.普通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普通合伙企業由2人以上普通合伙人(沒有上限規定)...
1、沒有被告稱謂的訴訟案件不適用反訴。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不同的訴訟程序,對當事人的稱謂也不同。在和一審程序中,稱為原告、被告;第二審程序中稱為上訴人(原審被告或原審原告)、被上訴人;在審理本院決定再審的案件、上級法院提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再...
一、債權憑證的含義 所謂的債權憑證制度是指在實現金錢債權的執行中,經人民法院執行機構采取措施,債務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由人民法院發給債權人一種書面憑證,證明其債權存在并明確未執行的債權數額,待發現債務人的財產后,債權人可依該憑證再次申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