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侵權責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可能算,主要看用途。只要銀行認為需要的話,完全可以查詢。還有司法機關因工作需要也可以查詢,監察機關因辦案需要經法院批準也可以查詢。安全是沒有問題的。個人隱私法益必須服從于辦案需要這個更大的法益。當然銀行內部也有嚴格的制度加以約束,不能隨意查詢。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二、如何認定是否侵犯隱私權
侵害隱私權或者侵害隱私利益的責任構成,必須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須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四個要件。所適用的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原則,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
1、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首先,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須具違法性。
2、侵害隱私權的損害事實。隱私是一種信息、一種活動、一種空間領域,也是一種秘密狀態。隱私的損害,表現為隱私被刺探、被監視、被侵入、被公布、被攪擾、被干預。
3、侵害隱私權的因果關系。它是指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與隱私損害事實之間的內在的必然的符合規律的聯系。
4、侵害隱私權的主觀過錯。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具備主觀過錯。主要是故意,即預見侵害隱私權的后果卻希望或放任該種結果的發生。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個人信息的定義】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對于侵犯隱私權的認定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人們對于侵犯隱私權行為能夠明確了解。覺得自己的隱私被銀行侵犯了,想要追究銀行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行為該怎么做,來律聊網有專業律師給您詳細解答。
題目:民企查員工微信賬可以起訴侵權嗎?-公司查員工微信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在一些民企中,老板為了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會要求員工開啟微信工作群,以便于管理和監督。然而,這種行...
一、婚姻狀態屬于隱私嗎(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可以算是,也可以算不是,具體要看個人怎么認為,一般是不算隱私。《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1、未經公...
一、網站查用戶ip侵犯隱私嗎(《侵權責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只是查,但沒有公布或是泄露,不算侵犯隱私權?!肚謾嘭熑畏ā返诙l講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1、未...
序號:1 最近,有用戶反映自己在借唄上逾期了一段時間,但是工作人員并沒有聯系自己,而是選擇上門查消費記錄。這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是正確的,也有人則表示質疑。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借唄。借唄是支...
花唄逾期打電話告訴親戚算侵犯隱私權嗎?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花唄來支付他們的消費支出。然而,很多人往往容易忽略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果他們逾期了,是否會侵犯到親戚的隱私權呢?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透露他人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
一、攝像頭對著別人大門算侵犯隱私嗎攝像頭對著別人大門算侵犯隱私。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的...
一、盜用身份證算侵犯隱私權嗎不算侵犯隱私權,屬于是其它冒用身份證處罰?!吨腥A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對居民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處罰規定1、居民身份證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查別人ip算不上侵犯隱私(《侵權責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只是查,但沒有公布或是泄露,不算侵犯隱私權。《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講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1、未...
一、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侵權責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私人生活安寧屬于隱私,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吨腥A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
所有信貸平臺,如JD.COM柏華、電商貸、白潔、金條等,建議按時足額還款!因為這些都是基于自己的信用來消費或者進行資金周轉的...老話說,借了還了,再借不難——這點挺符合現在的信用貸款的,但是一旦逾期,年輕一點的相應功能就被關停了,甚至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