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制度。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犯罪活動,已成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形勢下危害國計民生的一個突出問題,因而國家十分重視對生產、銷售的商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如在產品質量法中,具體確定了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的機構、職責和制度,規定了產品質量責任,并列舉了構成犯罪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種種行為。這些規定對于加強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明確產品質量責任,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保護用戶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人體健康以及人身、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必然妨害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破壞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制度,嚴重妨害監督管理活動。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徇私舞弊,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行為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責任,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本罪表現為不作為。
徇私舞弊,一般是為了滿足私情私利,在從事公務追究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弄虛作假,應為而不為的行為。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的行為方式多種多樣,如該調查不調查,該查封、扣押偽劣商品的不予查封、扣押,該處罰的不處罰等。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純正的不作為。如果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實施了追究,但如果具有其他行為,如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公安人員該移送起訴的不移送起訴;檢察人員該起訴的不起訴;等等,構成犯罪的,應是構成他罪,如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枉法罪等。
構成本罪,必須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情節嚴重,一般是指多次不追究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或者對多個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予追究;或者不追究性質嚴重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或者因不追究行為造成嚴重的后果或者惡劣的影響。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放縱制售假藥、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2、放縱依法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3、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得以繼續的;
4、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貢,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職責,或者對3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的。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負有追究責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要是指負有法律規定的查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的義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各級政府中主管查禁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人員;有查禁職責的公、檢、法機關中的司法人員;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如技術監督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中的人員。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犯罪分子而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知是犯罪分子,而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本罪。本罪的動機是徇私。
處罰
根據刑法第414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立案標準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是指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負有追究責任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等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放縱制售假藥、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2.放縱依法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3.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得以繼續的;
4.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職責,或者對3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的。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不履行法律規定的查處職責,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放縱生產、銷售假藥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二)放縱依法可能判處二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三)對三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的;
(四)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一、刑法分則第八章規定的貪污賄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確規定依照第八章相關條文定罪處罰的犯罪案件:1、貪污案(第382條,第183條第2款,第271條第2款,第394條);2、挪用公款案(第384條,第185條第2款,第272條第2款);3、受賄...
1.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我國頒布哪些法律 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屬于違法行為,嚴重的構成刑事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
1.假冒偽劣商品違反了哪些法律 首先,銷售數額足夠巨大的,或者說假冒的產品種類符合刑法分則第三章中具體規定的,或者造成了足夠嚴重后果的,就構成犯罪。那就觸犯了刑法。其次,就算沒有達到刑法的程度,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首先屬于欺詐行為,那就觸犯了民...
概念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
(一)濫用職權型瀆職罪。 包括濫用職權罪,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員罪,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罪,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二)玩忽職守...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假煙加工廠被搗毀,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導讀:近日,永泰縣長慶鎮尾洋村一個位于山上的假煙加工廠被搗毀。永泰縣公安局在假煙加工廠現場和漳州市等地分別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公安機關偵查發現...
閔行區梅隴鎮副鎮長任偉萍、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栗爽,在發放保供物資過程中存在失職瀆職問題,致使不合格豬肉產品發放給社區居民,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兩人均被黨紀政務立案,接受進一步調查,并按程序分別被免去副鎮長、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職務。 ...
詐騙罪與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區別詐騙罪與銷售偽劣產品罪從犯罪構成上分析,具有多處相同點,即主體相同,皆為一般主體:主觀方面相同,皆為故意犯罪;客觀方面皆系欺騙手段。但兩罪不同之處亦明顯。(1)、客體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銷售偽劣...
檢察機關管轄的職務犯罪共有53種,劃分為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瀆職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一)貪污賄賂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或國有單位實施的貪污、受賄等侵犯國家廉政建設制度,以及與貪污、受賄犯罪密切相關的侵犯職務廉潔性的行為...
為依法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根據刑法有關規定,對辦理此類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