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部反家暴法出臺,規定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機構發現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否則造成嚴重后果的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現家暴不報告如何處理
為及時制止家暴行為,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未及時報案造成嚴重后果的要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反家庭暴力法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應當在72小時內作出裁定,情況緊急的應當在24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保護范圍可以包括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人身安全保護令由人民法院執行,公安機關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應當協助執行。
反家庭暴力法明確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反家暴法規定了強制舉報義務機構
在家庭暴力的預防方面,反家庭暴力法強調國家以及有關組織、媒體及教育機構有責任有義務宣傳教育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政府及有關組織有責任有義務進行反家庭暴力的培訓及預防工作;人民調解組織及用人單位,有義務對家庭糾紛、家庭矛盾進行調解;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監護教育應該采取文明的方式,不得采取家庭暴力。
1、遇見家庭暴力一定要報警,否則對方還會連續性的有暴力行為。如果不想離婚,一定要讓居委會或者婦聯來做調解工作,給對方一個警示作用。 2、如果一方有家庭暴力,另一方可以起訴離婚。家庭暴力屬于法定判決離婚的理由,需要先到法院立案,由法院安排開庭...
1、遇見家庭暴力一定要報警,否則對方還會連續性的有暴力行為。如果不想離婚,一定要讓居委會或者婦聯來做調解工作,給對方一個警示作用。 2、如果一方有家庭暴力,另一方可以起訴離婚。家庭暴力屬于法定判決離婚的理由,需要先到法院立案,由法院安排開庭...
1、遇見家庭暴力一定要報警,否則對方還會連續性的有暴力行為。如果不想離婚,一定要讓居委會或者婦聯來做調解工作,給對方一個警示作用。 2、如果一方有家庭暴力,另一方可以起訴離婚。家庭暴力屬于法定判決離婚的理由,需要先到法院立案,由法院安排開庭...
1、遇見家庭暴力一定要報警,否則對方還會連續性的有暴力行為。如果不想離婚,一定要讓居委會或者婦聯來做調解工作,給對方一個警示作用。 2、如果一方有家庭暴力,另一方可以起訴離婚。家庭暴力屬于法定判決離婚的理由,需要先到法院立案,由法院安排開庭...
可以向法院起訴離婚,但不需要分居,樓上那位朋友的話是不對的。 有家庭暴力的話是法院判斷夫妻感情破裂的一條重要標準,也是判決離婚的重要因素,建議你收集相關證據,如病歷資料,鄰居或居委會、婦聯的證詞(后兩者如果曾做過調解的話可以拿到相關證據),...
有的妻子寧愿忍受家暴也不離婚是有原因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妻子確實存在過錯,丈夫雖然對其實施了家暴,但是屬于輕微的家暴,事后不再家暴了,這種情況下,妻子選擇和好是對的。 也有的丈夫性格不好,一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會毆打妻子,但是事后會對妻子認錯...
有的妻子寧愿忍受家暴也不離婚是有原因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妻子確實存在過錯,丈夫雖然對其實施了家暴,但是屬于輕微的家暴,事后不再家暴了,這種情況下,妻子選擇和好是對的。 也有的丈夫性格不好,一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會毆打妻子,但是事后會對妻子認錯...
你好,實務中本人辦理的離婚案件中,有相當比例的離婚案件會涉及家庭暴力問題,如果女方在頻繁遭遇家庭暴力之后依然沒有選擇離婚,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一、出于對孩子成長的考慮。 二、雙方或者一方父母的說和因素。 三、出于對家庭生活的挽救考慮...
警方的出警記錄20天后才做是不對的。按你說的情況,對方的民事責任還是應該承擔的。你可以自行收集證據,想法院起訴。即便打人的人在出警記錄上沒承認打人,但他也未能證明你不是他打的。所以只要你自行收集的證據能證明他打了你,他就要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