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非所有的署名行為都受“署名權”控制,如:在試卷上署名、在合同上簽名等……只有當署名行為的意志要素和署名及于的客體滿足《著作權法》規定時,該行為才受到“署名權”的控制??梢姟笆鹈袨椤迸c“署名權所控制的署名行為”所包含的內容不同,前者范圍包含后者,“署名行為”將為行為人贏得程序利益?!恫疇柲峁s》第15條第3款確定了在作品上標注名稱的出版者在作者身份查清之前可“代行”作者權利。代為行使著作權是一種程序利益,在我國,該條款被內化為《著作權法》第11條第4款和《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第2款。實踐中,特別是網絡數字時代,原創作者往往難以在有限的訴訟周期內查清,將在作品上署名的主體視為作者是為便利救濟而制定的制度,其并不排除真正的作者通過另案尋求救濟。
根據《著作權法》第11條(無論該規定是否與學界觀點存在爭議)單位可以成為作者,所以署名行為可以競合商標、商號的使用,以及與此相關的添加“權利管理信息”或水印的行為,這些行為在實踐中可作為認定作者的依據。這一觀點,最高人民法院在裁判文書中給予了確認:“網站上的‘署名’,包括……權利聲明和水印……”,并可以據此推定著作權人身份。該案中確認了“添加水印”作為“添加署名行為”的性質,并指明該署名狀態可以作為援引《著作權法》第11條第4款的小前提,并未說明“添加水印”是行使受“署名權”控制的以表明作者身份為目的署名行為。
將《著作權法》第10條對比《民法通則》第99條,民事主體基于“姓名權”享有利用和禁止他人冒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可以發現,所有署名權控制的行為包括“出售假冒他人作品”的行為,均可被“姓名權”涵蓋。但《著作權法》之于《民法通則》是特殊法,在署名行為滿足“署名權”構成要件時,《著作權法》得優先適用。如,我國著名案例“吳*中與**朵云軒、**永成古玩拍賣有限公司著作權糾紛案”中將假冒署名行為定性為“……嚴重的侵權行為……”,“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46條第7項……處理?!焙笾鳈喾ń涍^修訂,此項內容現為第48條第8項。有學者認為假冒他人署名行為“應當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或侵犯民法中姓名權的行為”,該觀點與德國著名案例“假冒埃米爾.諾而德姓名案”所確立的以人格權方式救濟的觀點相似,對此類行為,德國納入“邊緣人格權”中的“知名人格保護”,美國則納入“形象權”進行規制,并將其與商標權一起作為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而我國鄭*思教授認為“假冒署名行為”與“假冒他人專利行為”和“商標的反向假冒”有一個共同點——侵權人并未實施權利人所控制的專用權,但“假冒他人專利行為”和“商標的反向假冒”均已被納入商標和專利法調整,因此“假冒他人署名”納入《著作權法》調整亦應順理成章,對于鄭*授的觀點,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獲得了支持并于2014年得到了重申。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署名權的劃分標準的一些相關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匯編作品著作權歸屬是如何劃分的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吨鳈喾ā返谑臈l?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
購買房屋后房屋的裝修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一般情況下為了節省資金,我們可以和其他一起購買房屋的住戶商量把房屋裝修工程承包出去,不過說到房屋裝飾裝修工程的成本,相信大多數人都不了解,不知道房屋裝飾裝修工程成本的范圍資質是怎樣的,那具體來說裝飾裝修...
案件受理費是指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依法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一定費用。由于案件不同,案件受理費的收取標準和方式也不同。根據支付方式的規定,案件分為財產案件、非財產案件、知識產權和勞動爭議案件,四種不同案件的支付方式不同。因此,上訴費的數額也會有所...
貸款逾期后抓緊時間盡快還款最重要。一般來說,逾期貸款后所需還的款項主要包括:逾期本金、應收未收利息、復息及罰息。其中關于罰息部分。中央銀行規定,罰息利率為借款合同上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對于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的罰息利...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事故責任認定!很多車主在路上發生事故后,一臉迷茫,無法認定事故責任的劃分。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判定責任呢?看完下面的圖解知識,馬上知曉!相當實用,建議收藏起來慢慢看,有備無患!讓自己不吃啞巴虧!一、沒有路燈的路口遇到直行我...
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1.性質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由醫學會組織的從醫學角度就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鑒定,并以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為結論的技術鑒定。司法鑒定是由具有司法鑒定資質的中介機構組織的,從司法和醫療角度就醫療行...
主要種類 有效與無效合同糾紛 這是從合同的效力角度來對合同糾紛進行的劃分。 1.無效合同糾紛 是指因合同的無效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如合同無效后,合同當事人因各自返還因合同而取得的財產發生的糾紛,合同無效責任應由何方承擔,承擔多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