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從2016年至2019年,僅公開報道的涉家暴敏感至少942起,致死1214人中,女性占比76%,多達920人。
常見的家庭暴力形式有以下4種:
1、身體暴力 比如推搡、打耳光、腳踢,用兇器攻擊,傷害居于首位。
2、精神暴力 比如言語威脅、誹謗謾罵、嘲諷侮辱、兇器威脅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發(fā)生最多的。
3、性暴力 強迫一方與之發(fā)生性關(guān)系或與他人發(fā)生性關(guān)系,這是最為隱蔽的一種方式,
4、經(jīng)濟控制 通過控制受害者的財產(chǎn)決定權(quán)或使用權(quán),使其失去自由。
但要注意辨別家庭沖突與家庭暴力的不同。根據(jù)《反家庭暴力法》規(guī)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如果僅僅只是因為家庭瑣事而起的言語沖突,雙方各執(zhí)己見,沒能理智處理問題而導(dǎo)致的爭吵,在某些情況下演變?yōu)樯眢w上的接觸,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后果,這種情況下可能只會被認定為家庭沖突而非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則可以不因任何原因,強調(diào)的是一方長期對另一方實施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殘害,不是偶發(fā)的,也不是不特定的幾次家庭沖突,侵害后果具有雙重性。 如何識別有暴力傾向的人?
其實從日常相處中,可以看出一些細節(jié),特別是在戀愛中,女生通常容易忽略的點。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馬丁赫伯爾特所著的《防止家庭暴力》一書中,總結(jié)了家暴者的13條心理特征。如果能提前識別有暴力傾向的人,那些悲劇也許就不會發(fā)生。
1、長期低自尊,感覺自己能力不足; 2、有孤立感,缺乏社會支持; 3、缺乏社交技巧和自我肯定; 4、有精神病史; 5、有酒精與藥物濫用史; 6、控制力薄弱,存在其他反社會行為; 7、占有欲和嫉妒心很強,總是懷疑自己被遺棄; 8、總是將錯誤歸于他人,喜歡譴責他人; 9、缺乏同理心,不能理解或無視配偶的痛苦; 10、容易將日常壓力導(dǎo)致的憤怒轉(zhuǎn)移給身邊的人; 11、有經(jīng)濟方面的壓力,如失業(yè)或財物困難; 12、兒童時期曾遭受暴力或目睹暴力; 13、目前有使用暴力的情形,有威脅的行為或武器的使用。
對于家暴,一定不能忍!如果你正在遭遇或目睹家暴,可以撥打110報警,也可以撥打全國婦聯(lián)婦女維權(quán)電話12338,全國婦聯(lián)反家暴電話16838198進行求助。若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后臺詳情咨詢。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
我們對于家暴存在很多的誤解,比如認為家暴只有零次與無數(shù)次的區(qū)別,因此,女人面對家暴,似乎只有離婚逃離的一個選項。 施暴者會一直施暴嗎?的確有可能,這是因為人總是容易習慣于過去的、熟悉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