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訴訟起訴時效有幾年呢?行政訴訟起訴時效和行政訴訟起訴時限有什么區別呢?行政訴訟起訴時效怎么算的呢?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法定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訴訟時效和訴訟期限的區別
第一,從法律條文的表述來看,在民事訴訟中,訴訟時效是一個明確的法律制度,《民法通則》中第七章標題就是訴訟時效,在其他相關法律條文中也不鮮見“訴訟時效”這一法律概念,民事審判的裁判文書中可以直接適用這一法律制度。而翻開《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在任何一條法律條文中都沒有引入“訴訟時效”這一詞,只有“法定期限”(《行政訴訟法》第40條、司法解釋44條)、“起訴期限”(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第41條、42條、43條)。由此可見,至少在行政訴訟立法方面暫未引入訴訟時效這一概念,部分律師甚至行政審判法官在法律文書中直接援引這一概念,實在有失考量。
第二,從制度設定的法理依據來看。民事訴訟時效體現了“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這一原則,其直接體現是“保護被告免受有很久以前的事件引起的陳年舊賬般的權利主張的困擾。”而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的規定更多的是把目光集中在行政行為的確定力之上,其重要目的是提高行政機關執法效率,維護行政管理秩序的穩定。立法者設定起訴期限,兼顧了具體行政行為的公定力和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劃出一個確定的期間,讓當事人啟動改變或者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程序,如果沒有把握住這次機會,只有行政機關重新作出一個新的具體行政行為將它推翻才能更改。
第三,從制度產生的法律效果來看。訴訟時效的適用針對的是依附于實體權利(通常為債權)上的請求權,如果對方不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毫無效力。它實際上指權利人于一定期限內不行使請求權即喪失請求法院保護其權利的權利(在學理上通常稱之為“勝訴權”)。而起訴期限從根本上來說,可以歸類到是行政訴訟原告起訴所必備的條件之中,超過期限的,法院不會受理,其權利基礎是訴權。至于之后起訴人希望救濟的權利是否能夠得到保護,還有待于人民法院進一步的審理。
第四,從人民法院的審查來看。對于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并不主動審查。即使立案時發現訴訟時效屆滿也一樣受理,甚至有些時候直到結案了也沒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那么法院就一直不審查。然而,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在立案審查的時候就要對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的時間進行審查,無正當理由超過起訴期限的,不予受理。對已經立案的行政案件起訴期限的審查更是行政審判開庭審理的首要任務,無論被告或第三人答辯與否,一經發現超過法定期限的,無論一審還是二審都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第五,從期限的計算來看,訴訟時效期限是可變期限,它可以通過權利人的行為(主張權利)中斷計算,也可以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中止時效。而起訴期限是不變的,即使已經采取了其他的救濟手段(如信訪),結果超過法定期限了,人民法院也應當不予受理。
綜上,行政訴訟中的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只要明確了兩者的區別,在計算起訴期限時就不會錯誤套用民事訴訟時效的有關規定,極大的避免了現實中當事人不能及時行使訴權,合法行政權利得不到司法救濟的情況發生。
一般來說,他人借錢不還的,就要注意在訴訟時效內主張還錢,所以在訴訟時效即將到期時出借人要積極采取措施,而起訴似乎成了普遍的做法。但是,因為起訴要花費較多時間跟精力,并且還可能引起借款雙方的矛盾,所以有些人便會考慮其他的方式維護權益。首先,他...
超過還款期限2年后,沒有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情形,銀行就喪失了勝訴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
可以起訴,但如果債權超過法定訴訟時效,債權人將喪失勝訴權。 具體分析如下: 1、借條是否約定還款期限,有約定還款期限的自期滿后2年的訴訟時效,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適用最長訴訟時效20年; 2、欠條的法定訴訟時效為2年; 3、訴訟時效期限內...
一、對于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超過2年訴訟時效的,也可以起訴,也應當受理,但若被告以超過訴訟時效抗辯,則喪失勝訴權;二、對于不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也就是沒有寫明還款日期的民間借貸,不受訴訟時效規定的限制,但是...
欠條的法定訴訟時效期限是2年,已注明履行清償欠款日期的欠條,訴訟時效期限從注明清償欠款日期之日起算,對沒有注明履行清償欠款日期的欠條,訴訟時效期限從欠款人出具欠條的次日起算。另外,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限的欠條,欠款人又重新打欠條的,訴訟時效...
您好,欠款為一般民事糾紛,訴訟時效是兩年。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
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時間,隨時可以主張權利!欠款不還多久可以起訴2年內可以訴訟解決,不要超過訴訟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
夫妻一方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有訴訟時效嗎 信用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消費、取款、轉賬等操作都離不開信用卡。然而,如果因為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我們是否應該了解訴訟時效呢?本文將為您解答。 首先來看一下什么是訴訟時效。訴訟...
網貸逾期多長時間起訴貨款起訴有效期普通民事糾紛訴訟時效為二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即從應當還款之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但在訴訟過程中需提...
夫妻一方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有訴訟時效嗎? 夫妻一方信用卡逾期被起訴,可能會涉及到訴訟時效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但是,如果夫妻一方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有可能會涉及到訴訟時效的中斷和中斷事由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