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送錯誤且被扭送人受傷公民要賠償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扭送不應該被扭送的人,并且造成被扭送人受傷的,由扭送的公民承擔賠償的責任,扭送人侵害了被扭送人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什么情況下公安立案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賦予了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將違法犯罪分子扭送至司法機關的權利。 當公民遭遇違法犯罪行為或者遇到通緝在案、在逃人員時,在必要的限度內,采取的及時制止違法犯罪活動或控制犯罪分子的行為,是具...
一、扭送嫌疑人需要什么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
檢察機關接收群眾扭送嗎扭送是公民將具有法定情形的人立即送交公、檢、法機關處理的行為。《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扭送并不是刑事訴訟的一種強制措施,法律規定的五種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都只能是公安司法機關,而扭送是法律賦予公民同刑事犯罪做斗爭的一種手段。...
一、實施扭送的要求限制有什么 1、扭送主體的廣泛性。實施扭送行為的主體可以是任何公民。 2、扭送對象的特定性。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可以扭送四類人:現行犯、通緝犯、越獄逃跑者或被追捕者。扭送的對象只限于上述四類人,任何人不能隨意擴大范...
公民是否具有扭送權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一定的條件下,任何公民都具有扭送的權利,如犯罪嫌疑人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發現通緝犯的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
扭送違法人員扭送公民有獎勵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扭送違法人員時,如果扭送的是毒品犯罪嫌疑人、職務犯罪嫌疑人等情形,扭送人可獲得一定的獎勵。相關法律規定《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第六條?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線索,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經查證屬實...
一、扭送性質 1.扭送是法律賦予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手段; 2.扭送并非強制措施的種類。但關于扭送的法律地位,理論界一般不承認它是一種強制措施。例如,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刑事訴訟法學》,就認為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
一、扭送的法定情形包括哪些 扭送是指公民將當場抓獲的違法犯罪分子強制送交司法機關處理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
一、扭送公安機關要辦理傳喚嗎傳喚是指公檢法使用傳票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當事人到案接受訊問。在一般情況下,扭送公安機關不需要辦理傳喚,因為當事人已經到案。傳喚是在活動中訊問不需要、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時候,依法采用的使犯罪嫌疑人到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