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圍的確定是合同法的重要課題,與當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的。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我國違約損害賠償貫徹完全賠償原則,并以“應當預見規則”加以限定。此外,法條與學說還提供了其他限定賠償范圍的手段。基于精神損害的特性,完全賠償原則在違約精神損害賠償金額的確定上根本無從適用。為平衡當事人利益,法官在確定違約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時應受下列規則的約束,把精神損害賠償限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
1、應當預見規則。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違約方所承擔的賠償責任不得超過其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一規則同樣適用于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應當預見規則實際上是確定違約行為與精神損害后果之間的“法律困果關系”的規則,它表征的是一種價值判斷,任務是要判定在何種程度上使違約方負責。它是限制債務人責任范圍的最主要的手段,具有重大的價值。
2、損益相抵規則。它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損害發生的同一賠償原因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由所受損害中扣除以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規則。損益相抵的要件包括:損害賠償之債的成立,受害人受有利益以及損害事實與利益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損益相抵在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同樣可以適用。受害人原應支出因損害事故而免于支出的費用以及原本無法獲得因損害事故之發生而獲得的利益,法官在確定慰撫金數額時可酌情將其扣除。在此類案件中,損益相抵規則的作用不是很大,因為法官擁有極大的自由裁量權。
3、過失相抵規則。過失相抵是指就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權利人也有過失的,法院可以減輕加害人的賠償金額或者免除其賠償責任。筆者認為,雖然違約責任在歸責上已改為嚴格責任,但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過失相抵規則在合同法上仍可適用。在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的行為助成了對方的違約,法官可依自由裁量權減輕或免除違約方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精神損害賠償,是隨著《民法通則》的公布實施而在中國建立的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國公民權益的拓展。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損害而要求侵害人給予賠償的一種民事責任,是現代民法損害賠償制度的重...
精神損害賠償,是隨著《民法通則》的公布實施而在中國建立的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國公民權益的拓展。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損害而要求侵害人給予賠償的一種民事責任,是現代民法損害賠償制度的重...
既然精神損害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由此推斷出,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量定必須客觀化。此評定客觀化說最早由學者王*鑒提出。 賠償數額評定客觀化首先表現在,應當考慮賠償數額量化的那些主客觀因素,《精神賠償解釋》確定了六種精神損害賠償數額因素和其他因素...
1【案情】 2【分歧】3【評析】 筆者贊成第二種觀點,即王某起訴物業公司違約,只能要求物業公司賠償實際損失,而不能要求物業公司賠償精神損失。理由如下: 首先,王某因李某受傷,可以選擇侵權責任,也可以選擇違約責任。王某沒有選擇以侵權糾紛為...
不支持。理由:(1)肇事車輛駕駛員被判處刑罰的事實,對于受害人而言具有精神撫慰的功能;(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1條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限定于物質損害,明確規定排除了精神損害;(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
如果判決書里沒有提及賠償,另案可以提起。 按相關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關規定: 第一條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
【案情】原告:杜某。被告: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三醫院)。2003年10月6日,原告到被告處進行孕期初診,被告為原告建立了《宜昌市孕產婦系統保健手冊》(以下簡稱《保健手冊》)。《保健手冊》記載:初診日期2003年10月6日,原告孕次5...
環境損害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1、環境利益原則 法國法上有句格言:無利益即無訴權。筆者以為,利益除了其經濟內容以外,更體現了一種社會關系。在環境侵權中,環境利益在本質上體現了環境侵權中加害人、受害人以及作為媒介的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環境損...
導讀:審判實踐中,有關忠誠協議的效力認定,各地法院的審判標準并不統一,目前并沒有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對此進行明確的規定。本期轉載:法信公號結合有關夫妻之間忠誠協議的案例和相關專家的觀點學說,對夫妻一方違反忠誠協議的處理方法進行說明,僅供讀者參...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