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于刑事處罰和緩刑有什么區別
緩刑雖也可以看作是有條件地免除犯罪分子的刑罰,但它與免予刑事處罰存在以下不同之處:
1、免予刑事處罰是依法只對被告人定罪,但不判處刑罰;而緩刑是對被告人既要定罪,又要判處刑罰,只是所判刑罰暫不執行。
2、免予刑事處罰的適用根據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而適用緩刑主要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
3、被宣告免予刑事處罰的罪犯,不存在曾經被判過刑的問題,也不存在就被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再執行刑罰的可能性。而緩刑犯確實是被判處過一定刑罰的,雖然宣告暫緩執行,但卻保留著執行的可能性,即是否執行原判刑罰取決于罪犯在緩刑考驗期內是否又犯新罪、發現漏罪或者嚴重違反有關監督管理規定。即使是緩刑考驗期滿而事實上未執行原判刑罰,也不能改變其曾經被判過刑的事實。
4、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分子,即使再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也不存在適用數罪并罰的問題,因為前罪本來就未判刑;而緩刑犯在考驗期內如果再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則應撤消緩刑,把原判決確定的刑期與新犯罪或者發現的漏罪的刑期,進行并罰。
可以看到法律也不是一律的高壓執行,對于犯罪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于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實行這一原則,可以防止和及時糾正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人的錯誤追究,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避免無效勞動。如果在減刑方面有更多的問題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免予刑事處罰和不起訴的主要區別有: 1、性質不同:免予刑事處罰是針對的對象是已經構成犯罪,但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人;不起訴的對象則包括不構成犯罪、指控犯罪證據不足或存疑、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 ...
檢察院決定不起訴,表明行為人不構成犯罪,司法機關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除非之后有新的證據證明其構成犯罪; 檢察院決定不起訴,并不是代表完全不用承擔其他責任,如果涉嫌行政違法,還要承擔行政責任,如果造成他人損失等,還要承擔民事賠償相關責任。 ...
不起訴和免予刑事處罰,是一對看似相近,卻差別很大的處理方式,常有人把這兩者混為一談,今天,法維律師就為您詳細區分這兩者的區別和聯系。 什么是不起訴 不起訴指的是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起訴的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嚴格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若干問題的意見,不具下列情形的,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超過三個月未還構成犯罪,在案發前已歸還,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一)不如...
醉駕免于刑事處罰和不起訴的區別如下: 1、兩者的性質不同 醉駕免予刑事處罰是針對的對象是已經構成犯罪,但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人;不起訴的對象則包括不構成犯罪、指控犯罪證據不足或存疑、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
犯罪嫌疑人或家屬與被害人或家屬就賠償問題達到協議,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司法機關可以對嫌疑人從輕處罰,免予刑事處罰的可能較小,判緩刑可能性較大。 見: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
一、公務員免于刑事處罰后的行政處罰 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免于刑事處罰,是人民法院認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因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判決免予刑罰的一種處罰,是有罪而免罰,仍然構成刑事犯罪。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嚴格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若干問題的意見,不具下列情形的,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超過三個月未還構成犯罪,在案發前已歸還,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一)不如...
過失犯罪判緩刑可以考老師嗎可以考,但是這個是犯罪的記錄政審過不了。在我國,緩刑是一種刑事處罰的執行方式的一種,是指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如果暫緩執行刑法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就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