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緩刑的條件
緩刑是有條件的對原判刑期不執行,因此,緩刑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為累犯是因犯罪被處以刑罰以后再法定的時間以內的再次犯罪,其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都較大,而其他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則是犯罪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個人的人身危險性也不大,實行緩刑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行緩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會。罪犯是否再危害社會,除刑法自身的威懾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決于犯罪分子自身對所犯罪行的認罪、悔罪表現和犯罪情節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對自身的犯罪沒有認識、沒有悔罪表現,肯定會再次危害社會,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節嚴重、手段惡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實用緩刑,因為他們有可能再次危害社會。
緩刑實用的上述二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適用緩刑,正確適用緩刑的條件,對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對正在準備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懾力,充分發揮刑法的打擊犯罪、懲罰犯罪的作用。
緩刑在法理上不存在“爭取”的說法,必須嚴格按照案件情況以上述適用條件來決定,但如果是存在可緩可不緩的臨近點,有些工作就需要做了。
緩刑人員有什么限制
緩刑適用的限制條件是指法律明文規定限制緩刑適用的情形。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只有在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的情況下,才可以適用緩刑。這可說是緩刑適用的限制條件。這主要是考慮到累犯的主觀惡性較大,適用緩刑不利于其教育改造,所以不管他們被處罰的輕重,都不能適用緩刑。
當今世界各國的刑法典一般都將累犯規定為緩刑適用的排除情況。譬如法國刑法典第13230條規定,對于犯罪行為前5年內因普通法之重罪或輕罪判處徒刑或監禁刑的自然人、或者對于判處數額超過40萬法郎罰金的法人,不適用緩刑。我國刑法第74條規定: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
是否判緩刑并不是由你說的算,而是由案件的情節來定,事發后積極主動的自首是能夠爭取到判緩刑的機會。犯罪嫌疑人想要為自己爭取到判緩刑機會卻不知道怎么做,應該來律聊網上做個咨詢問問專業法律人士。
如果你因故被判刑,但法院依法宣告了緩刑,現在已經到期了,需要原判決的法院宣告緩刑執行完畢。 如果法院不宣告,到期視為已經宣告,你現在就屬于無罪之人了,是可以到外面打工的。
就是不立即執行,等待一定時間后執行。 例如某人被判死刑,緩刑2年。 就是說兩年后再執行死刑。 緩刑一般是觀察其作為,表現好的一般死刑改無期或有期,有期或無期可以減刑。 很高興為您解答,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爭取緩刑,就是要證明被告人符合緩刑的條件。《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
被判緩刑是有法定的條件的,比如犯的是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罪,不是累犯等等。滿足以上可能被判緩刑的條件,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如果想被輕判緩刑,最好先辦出取保候審,(特別提醒,在公安或檢察階段辦出取保候審后,并不意味著在法院審理階段,法官必然...
不會的。除非一種情況,老賴行為,會拘留,但是談不上是犯罪。緩行中,只要不犯罪,不觸及到刑事,沒事。緩刑期間賠償金沒履行后被起訴了,有什么樣的后果前刑可能加重,后面還可能有拒不履行判決、裁決罪 在等著。建議立即賠償。請問,緩刑期間因和他人有債...
如果判決書上沒有一般不可以,這個你要找法官商量了,如果你不找法官,又不交錢,法官會把你收監的
緩刑是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可以宣告緩刑給予一定緩刑考驗期,期間沒有《刑法》第七十七條情形的,期滿后原判決不再執行的一種刑事處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