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24日,四川省隆昌市的鄭女士準備按揭買房,查詢征信時被一條“不良記錄”驚呆了:該征信記錄顯示她在廣東某銀行的貸款仍有1萬多元未還,已出現逾期。
“明明借款早已全部結清。”在鄭女士看來,這條“不良征信”令她的社會信用降低,給她的名譽帶來了損害。
為此,她多次與銀行溝通,要求修改征信不良記錄,但卻始終未能通過審核。于是,鄭女士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借款已還清,征信顯示仍有逾期日前,法院一審開庭審理了這起名譽權糾紛案。原告鄭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消除原告的不良征信記錄;判令被告承擔原告因本案產生的律師費3000元;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原告訴稱,2015年12月,被告(廣東某銀行)與案外人(上海某網貸平臺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開展網絡微貸業務合作,推出網絡微貸產品,由網貸公司篩選及推薦客戶給銀行,銀行審批后將貸款直接發放至借款人指定的賬戶,還款階段由網貸公司歸集借款人每期應還本息,借款人將每期借款本息償還給網貸公司,再由網貸公司與銀行結算。
2016年12月7日,原告通過該網貸公司與被告簽訂《個人借款合同》,主要約定:原告向被告貸款23000元,貸款期限24個月,即從2017年1月12日起至2018年12月12日止。
銀行貸款發放后,原告在2020年10月30日向網貸公司還清了貸款,貸款在該網貸平臺上已顯示結清,但原告的最新征信記錄顯示,該筆貸款至今仍顯示逾期7個月以上,仍有1萬余元未償還。
原告為此聯系被告要求修改征信記錄,但被告卻以原告材料不足為由拒絕調整。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個人征信權益,使原告的社會信用受到損害,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理應停止侵權。
銀行為何拒絕修改不良征信記錄
原告既然已經償還了全部借款,為何顯示仍有余額逾期?
庭審期間,被告經法院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但被告向法院提交了書面答辯:1.2016年12月6日,銀行與鄭女士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貸款23000元,借款期限為24個月。次日銀行全額放款,履行完合同義務,借款合同成立且生效。借款期限內鄭女士并未按時還款,自2017年12月開始就出現了逾期,且逾期后向網貸公司的還款并未支付到銀行指定的還款賬戶,不能認定為對銀行的有效還款,不能認定鄭女士履行了還款義務;2.造成鄭女士征信逾期的實際侵權人應為網貸平臺公司。案涉借款合同為銀行與鄭女士所簽署的,即使鄭女士想申請結清也必須直接向銀行申請,經過銀行同意。鄭女士未按合同約定時間歸還借款,直到2020年9月才將未還款項支付給網貸平臺公司,網貸公司無權代表銀行作出同意鄭女士未按借款用途、接受借款逾期后的還款及結清的意思表示,鄭女士向網貸公司支付的款項不等于向銀行的還款,且網貸公司也并未將款項支付給銀行,銀行在未實際收到鄭女士的還款前將該筆貸款的實際還款情況上報征信并無過錯。造成鄭女士征信逾期是因為網貸公司存在截留挪用鄭女士還款資金的行為,其實際侵權人為網貸公司;3.名譽權受損害的后果是導致借款人社會評價降低,但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相對封閉,征信記錄并未在不特定的人群中進行傳播,不會造成借款人的社會評價降低,沒有損害名譽權的侵權后果。
要求銀行消除不良征信獲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作為商業銀行,其有義務按照國務院《征信管理條例》及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采取、管理的相關規定,通過系統向中國人民銀行個人征信中心如實報送各類貸款客戶的逾期還款信息。但本案原告鄭女士作為借款人于2020年10月30日已償還清了全部貸款本息,不再存在逾期未還款的事實,銀行理應對鄭女士逾期還款信息進行修正,但銀行至今未修正,使原告社會信用受到損害,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原告請求判令被告消除原告有誤的不良征信記錄,法院應予支持。
至于網貸公司未能將歸集借款人償還的貸款本息及時支付給銀行,屬于網貸公司與銀行之間的合同關系,不得對抗借款人。由于銀行的錯誤行為,導致鄭女士產生律師費損失3000元,應由銀行承擔。
綜上,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之規定,判決被告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消除原告2020年11月起至今的不良還款征信記錄;并支付原告因本案產生的律師費3000元。
法官提醒:珍惜個人征信 保護個人信息
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個人征信在日常生活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個人征信報告作為消費者在享受各類金融服務時必不可少的“經濟身份證”,幾乎已經滲透到各大經濟金融活動中。
不良信用記錄會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影響:如影響貸款申請,甚至可能影響出行和就業等,很多公司在員工入職前會進行背景調查,如果查到有不良征信記錄,將無法入職。
由此,法官提醒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和維護良好的個人征信記錄。房貸、車貸等切莫逾期或不還款;信用卡消費要量入為出,避免因無法償還欠款而產生不良記錄;如為他人擔保,更要深入了解被擔保人的征信狀況,慎重考慮后才可決定,以免影響自己的個人征信。同時,也要妥善保管身份證件,身份信息不要隨意提供給他人,防止他人冒用本人身份辦理業務,產生金融債務。
來源:內江日報、隆昌市人民法院
近期已還清但仍顯示有余額貸款,要等段時間才能修改過來了,征信系統不是今天還,明天就可以自動清的,要貸款行報送數據。如果急用你可以帶上最后一張還款單據據以證明。
無借條討債,微信舉證獲支持,但需滿足3個條件 近日,某區人民法院審結了崔某訴王某民間借貸糾紛案,這是一起以微信聊天記錄作為電子證據證明借貸關系的案件。 原告崔某起訴稱,王某原系崔某的輔導老師,后二人成為朋友。2015年4月24日,崔...
未在還款日前還清最低還款額即為逾期,每日都會產生違約金,京東白條逾期費率為0.065%/日,包括賬單制和訂單制用戶。逾期之后需將當期賬單白條欠款進行一次性還清。若賬戶逾期狀態還款時,系統默認選中下期待還息費,需一次性還清當期賬單欠款;若取消...
個人征信上有一種結清是打引號的,會這樣顯示結清,大多你這種情況都是屬于擔保代償,擔保代償也分為服務性代償,追償性代償,訴訟性代償,一旦進入代償,那將會進入永久性不良數據庫,征信里面永遠就會有個污點,大數據里面也會顯示是黑名單,就這么簡單,有...
一般來說,雙方因為借錢而產生借貸關系,一旦一方逾期不還,就是違約,債權人可以主張違約金。但債權人能否主張違約金并不確定,因為在實踐中,要看雙方約定的情況。首先,違約金是事先約定的,也就是違約金的賠償請求權。雙方建立借貸關系時,約定支付違約金...
人民銀行規定,各發卡銀行都需將客戶的消費及還款記錄定期上傳,不可篡改。銀行也不會對您的使用記錄做出任何不良的評價,只是如實的反饋您的歷史使用記錄,不加任何主觀判斷。若您后續辦理貸款業務,放貸行會綜合參考您的信用記錄,并不僅針對某段時間,若能...
您好,如果您是我行信用卡,人民銀行規定,各發卡銀行都需將客戶的消費及還款記錄定期上傳,不可篡改。我行也不會對您的使用記錄做出任何不良的評價,只是如實的反饋您的歷史使用記錄,不加任何主觀判斷。若您后續辦理貸款業務,放貸行會綜合參考您的信用記錄...
沒有,持卡人可以查詢一下自己的個人征信記錄。信用報告中,只區分沒有逾期的信用卡賬戶,逾期但未超過90天的逾期,超過90天的逾期幾項。不會顯示持卡人是否惡意逾期的。逾期記錄都是保留到還清欠款的第五年才能消除。征信有逾期的看過來:哪些屬于非惡意...
標題:花唄還完之后仍顯示有逾期行為-花唄還完之后仍顯示有逾期行為怎么回事 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使用花唄進行消費。然而,在享受購物便利的同時,花唄逾期的現象也日益嚴重。即使消費者已經還完全部花唄欠款,系統仍會顯示逾期...
近期已還清但仍顯示有余額貸款,要等段時間才能修改過來了,征信系統不是今天還,明天就可以自動清的,要貸款行報送數據。如果急用你可以帶上最后一張還款單據據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