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已在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以155票贊成、2票反對獲得高票通過,并從今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繼《文物保護法》頒布近30年來,在文化方面的又一項重要立法,它第一次把民間傳統文化遺產納入了法制管理的軌道,這對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繼承和弘揚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非遺法”共有六章四十五條,闡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保護范圍、保護原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代表性項目名錄的設立及管理方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有關的法律責任等。文化部長蔡武前不久在貫徹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專家座談會上講話時談到了“非遺法”出臺的重要意義,他說:“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逐步深入,近些年來各地陸續頒布了一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規,但在整個國家層面的立法仍是空白。《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出臺,將黨中央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方針政策上升為國家意志,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經驗上升為法律制度,將各級政府部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職責上升為法律責任,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保護體系,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的長期實施和有效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您好,
目前現行有效的法律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行政法規有:《國務院關于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
《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 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 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 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建設部、文物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
另外各地有不同的地方性法規,建議查閱當地人大網站。
希望對您有幫助。
首先認識紅色文化的作用,也正是在紅色文化影響下,我們才有了現在的發展和穩定的社會關系,這是用正確的世界觀來理解現實,人要公平,客觀,因此就不能抹殺一切積極的思想和文化,而這就是人們正常的道德認知,而在社會中,凡是否定一切積極作用的思想、文化都是與社會背道而馳的觀念,也是失去了人的公正的態度,失去維護正義的正確認識,當一切違背現實,抵觸積極進步的思想和文化,那么在引起社會極大的負面影響下,在人們失去正確道德束縛下,那么只有借助法律來強制執行和約束,使得不良的思想文化得到控制,是盡可能的把違背良心、道德倫理的不良影響和危害減到最低程度。
人,有很好的世界觀才會正確看待積極的事物,而不良的世界觀是違背了正義的思想,也使得人們違背道德良心,因此在正確的認識,以道德規范,以法律約束,這是有必要的,這也是不讓不良的思想泛濫而造成社會的動蕩。
1、法律。
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如:《安全生產法》、《消防法》、《職業病防治法》等。
2、法規。由國務院發布,包括有立法權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地方政府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
如:《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天津市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3、規章。
由國務院各部委等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如:《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等。
4、國家標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發布。
如:《重大危險源辨識》、《危險貨物品名表》等。
申請成為非遺傳承人相關流程是怎樣的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申請成為非遺傳承人的流程一般是資格自我審查、準備申請材料,向有關部門提交材料、審查材料、進入評審程序、作出審批結果等。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
河池市紅色文化遺址保護條例 (2022年9月29日河池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2022年11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為了加強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和管理,傳承紅色基...
認定非遺傳承人的原則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認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履行申報、審核、評審、公示、審定、公布等程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支持非遺傳承人開展傳播活動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等活動的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傳承場所、提供必要的經費資助其開展授徒、傳藝、交流等活動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
申請成為非遺傳承人要答辯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文化和旅游部應當組織專家評審組和評審委員會,對非遺傳承人進行審評,根據需要,可以安排現場答辯環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第十二條?文化...
從事非遺資料收集的人可以成為傳承人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員不得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第...
對推薦認定為非遺傳承人的人選要進行審議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文化和旅游部應當組織專家評審組和評審委員會,對推薦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人選進行初評和審議。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
申請成為非遺傳承人的材料有哪些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申請成為非遺傳承人的材料包括申請人的基本信息、申請人的傳承譜系或師承脈絡、學習與實踐經歷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第八條?符合下列...
取消非遺傳承人資格的情形有哪些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消非遺傳承人資格的情形包括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采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資格的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二條?有下...
應向哪個部門申請成為非遺傳承人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提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申請的,應當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所在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2020年3月1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