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律師函后怎么應對
收到律師函后怎么應對?哪些內容可以不必關注,哪些要詳讀?如何防止律師背鍋?《上海市律師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對于律師的收費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今天,民商律師從法院寄出律師函前要關注的問題和律師函內容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出發,跟大家梳理一下收到律師函之后律師的處理流程和注意事項。一、收到律師函后,你要知道的事情:1、律師函告知當事人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如果律師事務所在收到當事人的律師函以后沒有給當事人做出明確的解答,而是“聽之任之”或者“反復說教”,認為律師收取律師費是當事人的責任,或者認為雙方之間是一種合作關系,那么律師事務所就應該委托律師承擔這種責任。如果律師事務所在收到當事人的律師函以后,沒有及時做出答復,沒有做出一個明確的解答,比如讓當事人去法院起訴,那么律師的收費就應該按照“不承擔賠償責任,只承擔交納款項的一定比例”的比例收取。2、如果對方律師收到律師函之后,你需要知道什么?通常對方律師需要先聯系當事人,確認當事人已經不想履行訴訟義務了。
那么律師事務所就可以宣布當事人自動放棄訴訟權利。當然,這種放棄訴訟權利的方式有的是口頭的,有的是當事人要求律師做出放棄訴訟權利的書面材料并提供給律師簽字,有的是律師為當事人打電話或者發送律師函,確認該當事人放棄訴訟權利。這些都只是當事人不想去起訴的一種口頭的方式,律師事務所會要求當事人把這個放棄訴訟權利的書面材料或者電子版材料交給律師事務所。
同時律師事務所也會要求當事人支付一定比例的訴訟費用給律師事務所,并且如果口頭放棄訴訟權利之后律師事務所發現還有人付訴訟費用,那么律師事務所也會采取要求當事人不付訴訟費用的形式,確保不會有人付訴訟費用給律師事務所。但是,如果對方律師收到律師函之后,律師事務所還是堅持要求當事人繼續訴訟,那么律師事務所就會采取為當事人當面去法院起訴的形式,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會根據這種訴訟形式的意見來決定是否繼續訴訟。同時有的律師事務所不會做出放棄訴訟權利的口頭放棄權利的書面放棄權利的書面材料,律師事務所會要求當事人把放棄訴訟權利的書面材料交給律師事務所。3、當事人收到律師函的后續處理一般會有兩種形式:(1)律師事務所制作一份放棄訴訟權利的書面材料,傳真發送給當事人;(2)律師事務所接到當事人的書面放棄訴訟權利的書面材料之后,根據律師事務所制作放棄訴訟權利的書面材料,要求當事人繼續訴訟。按照目前來說,基本上不會律師在收到律師函之后聯系當事人。所以要看當事人收到。
。
律師函怎么回復
律師函怎么回復有時候會讓很多朋友感到尷尬,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不能憤怒,會讓大家覺得跟一個暴脾氣的人扯不清。律師函不是告狀,并非人人都能反駁回去,法律上只有法院裁判時才有權發送訴狀和證據,在法庭上或者其他法律程序上才有法官或者其他職權威審判官才有權收發律師函,沒有正式的發送文件程序。但是律師函的真正作用不僅是提醒對方履行告誡義務,對方在道義上譴責你,而是引導對方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走,可以是感情上的,也可以是利益上的。
試想,如果你不承擔賠償責任,不讓對方受到懲罰,但是律師函又不能夠給你留下“反悔”的印象,你覺得這樣還有必要耗費時間精力去爭取對方履行你的訴訟嗎?在于被告溝通判定,拒絕加入民事案件應訴程序或者索要高額賠償的情況下,律師函完全可以不發送給被告,交由律師自己處理。像被告和律師溝通,賠償要求就降低,甚至不要索賠,因為出了事就上法院,要罰人錢了!我認為很對的,并不是說律師寫訴狀,先由被告提起,說明原告的訴求,被告再有自己的分析和應對措施,如果開庭,別全壓在一個律師身上,難道只把法官當成替刑事檢察官判案的嗎?如果是民事案件,就先自己打官司,再交給律師,這不是對委托人負責任嗎?如果案件雙方把證據擺好,律師說話半個字不說,也要交給律師吧,免得被告拿律師身份亂扣錢了。如果雙方都有理說不清的,那就只有一個被告作主,先被告上法院,如果對方耍無賴不配合,就拉被告和律師一起上法院,讓法院說話,法院的人沒問題也要把被告抓起來,并告知對方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或你要提請司法鑒定什么的,雙方才有處理機會吧。
。
對方發了律師函要及時回復嗎
對方發了律師函要及時回復嗎?提交的履歷及個人簡歷認真整理歸檔嗎?對方的經歷基本一次能從頭到尾看到嗎?面試的時候交流的很順暢嗎?對方回復不及時,你給對方發律師函去了嗎?對方還沒要求交申請表,你早點做好準備早點回復,為何要拖到回復不及時的時候再做打算?對方的意圖是給你律師費嗎?不去的時候,準備好你要表達的內容、帶好你的簡歷、文件交給律師,律師會指導你去找工作的。四月份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文章中心思想是以我的一位親身經歷提醒廣大求職者應如何利用三八婦女節這一天為求職蓄力,也反思了近幾年法律人應對二面的慣用的論調,我認為行業是要不斷進步,不能用老舊思維看待問題,也應該跟上互聯網發展的腳步,能夠尋求新方法促進法律服務業轉型,有很多人跟我說,他們的感受是法律行業太枯燥,他們不喜歡,問我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轉化他們的觀念。我認為在求職的時候大家應當理解在從業過程中法律人如何處理矛盾,如何處理人際關系,這有助于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最終的高薪。
我在事務所執業,兩年時間我經手過許多這樣的工作,這也算是我對現狀的反思和改變,并且愿意將我這兩年以來在四大時候從三方面做的一些思考都分享給大家。五、轉型趨勢與思考首先作為初次從業者或者是打算從業的同學們首先應該理解,無論是大所或者是事務所,在三八節這天都是不會放假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工作量和新鮮事務加入的一天,因此也不會有人來找你,所以大家應該有自己的假期,美其名曰為國慶加班,但我認為大家如果無所事事,那不如回家陪陪家人與陪伴父母親人。所以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調整好自己的時間,去正常的面試,去準備各種內容,一樣可以獲得面試的好機會,所以大家還是應該盡快調整狀態。六、小結在我的理解中,第一:無論是事務所或者是大所的人力資源都不是有病人,他們希望招到有經驗的人,也希望想要即將從業的人更加有拼勁,尤其是對于女性從業者,經驗、拼勁對于大部分大所而言尤為重要,同時其內部也有有相關的潛規則,尤其是較為好的事務所,所以在用人方面也會考慮太多因素,將在業內的口碑潛規則作為一個優先考慮的條件,并且會在相關的面試、調查等環節留意事務所的潛規則,從而有針對性的提供一些突破口,解決這些潛規則,同時也要判斷這些潛規則是否合法,是否可以提供,以及能否解決,總之是為求職者提供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其次,法律人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抗壓能力,在生活中壓力大時候應當回歸工作崗位、積極面對、尤其是女性從業者,總是覺得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