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第十三條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
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
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參考資料來源:國稅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免稅項目 一、免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相關的文件法規的規定,個人所得稅的減免稅政策主要有: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2)鄉、鎮以上(含鄉、鎮)人民政府或經縣以上(含縣) 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有機構、有章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或類似組織,獎勵見義勇為者的獎金或者獎品,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免征個人所得稅。 (3)個人持有財政部發行的債券和經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的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
(4)國務院《對儲蓄存款利息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第五條規定:“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利息所得以及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財稅字(1999)267號文件進一步規定,按照國家或省級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個人賬戶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國稅發(1999)180號文件也進一步規定,在中國工商銀行開設教育存款專戶,并享受利率優惠的存款,其所取得的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 (5)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指國家對為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頒發的一項特定律貼,并非泛指國務院批準發放的其他各項補貼、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稅的補貼、津貼(目前僅限于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6)福利費,即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職工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從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職工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免征個人所得稅。下列收入不屬于免稅的福利費范圍,應當并人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①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 ②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津貼; ③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于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
(7)撫恤金、救濟金(指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免征個人所得稅。 (8)保險公司支付的保險賠款免征個人所得稅。
(9)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免征個人所得稅。 (10)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指個人符合《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規定的退職條件并按該辦法規定的標準領取的退職費)、退休費、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征個人所得稅。
(11)我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12)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金,其超過規定的部分應當并人個人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金時免征個人所得稅。
(13)按照國稅發(1999)43號文件規定,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對其取得的營業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從事個體經營的自其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從事獨立勞務服務的自其持下崗證明在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之日起,3年內免征個人所得稅;但第1年免稅期滿后由縣以上主管稅務機關就免稅主體及范圍按規定逐年審核,符合條件的,可繼續免征1至2年。 (14)按照國稅函發(1997)087號文件規定,對于在征用土地過程中征地單位支付給土地承包人的青苗補償費收入,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15)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對受害人依法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 (16)按照國稅發(1994)089號文件規定,下列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律貼或者不屬于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 ①獨生子女補貼; ②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庭成員的副食補貼; ③托兒補助費; 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發給的誤餐費)。
(17)按照財稅字(1998)061號文件規定,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18)按照國稅發(1994)127號、財稅字(1998)012號文件規定,個人購買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獎券、體育彩票,凡一次中獎收人不超過1萬元的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超過1萬元的應按規定征收個人所得稅。
(19)按照(94)財稅字第020號文件規定,下列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①個人舉報、協查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而得到的獎金; ②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
人所得稅的優惠類別包括:免稅項目、減稅項目二大類別。
一. 免稅項目1.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給予免稅。2. 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給予免稅。
3.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津貼、補貼給予免稅。這個津貼、補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
4. 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給予免稅。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救濟金是指國家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5. 保險賠款給予免稅。6. 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給予免稅。
7.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給予免稅。8. 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給予免稅。
9. 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以及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給予免稅。10. 對鄉、鎮以上人民政府或經縣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有機構,有章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或類似性質的組織,獎勵見義勇為者的獎金或獎品,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免征個人所得稅。
11. 企業和個人按照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并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于征收個人所得稅,但是超過規定的比例繳付的部分計征個人所得稅。12. 對個人取得的儲蓄存款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
13. 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或其他屬于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14. 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征個人所得稅。
工傷保險待遇包括: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醫療待遇、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交通食宿費用、工傷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生活護理費等,以及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該條例取得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15. 外籍個人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
外籍個人按合理標準取得的境內、外出差補貼。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批準為合理的部分給予免稅。
16. 個人舉報、協查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而獲得的獎金給予免稅。17. 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給予免稅。
18. 個人轉讓自用達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給予免稅。19. 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視同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給予免稅。
20. 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給予免稅。21. 對被拆遷人按照國家有關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免征個人所得稅。
22. 對保險營銷員傭金中的展業成本,免征個人所得稅。傭金中的展業成本的比例暫定為40%。
23. 對證券經紀人從證券公司取得的傭金收入中的展業成本,免征個人所得稅。傭金中的展業成本的比例暫定為40%。
24. 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一年的股票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一個月(含一個月)以內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征稅;持股期限在一個月以上至一年(含一年)的,暫減按50%征稅。
二、減稅項目1. 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所得。2. 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擴展資料: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8.個人舉報、協查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而獲得的獎金;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
按規定,以下幾項費用可以免繳個人所得稅: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這里所說的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所說的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這里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
發給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和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每人每年1萬元的資深院士津貼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這里所說的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說的救濟金,是指國家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以及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關于發給見義勇為者的獎金問題。對鄉、鎮(含鄉、鎮)以上人民政府或經縣(含縣)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有機構、有章程的見義勇為基金或者類似性質組織,獎勵見義勇為者的獎金或獎品,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免征個人所得稅。
11、企業和個人按照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并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不計人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超過規定的比例繳付的部分計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時,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12、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13、儲蓄機構內從事代扣代繳工作的辦稅人員取得的扣繳利息稅手續費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14、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2113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5261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4102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1653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版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權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減免稅優惠規定 一、免稅項目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對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其中,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遼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其中,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從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救濟費是指國家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安置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其中,退職費是指符合《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工暫行辦法》規定的退職條件,并按辦法規定的退職費標準所領取的退職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二、減稅項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三)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減稅的。
上述減稅項目的減征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三、暫免征稅項目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對下列所得暫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外籍個人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
(二)外籍俱全按合理標準取得的境內、境外出差補貼。 (三)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遇、子女教育費等,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批準為合理的部分。
(四)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五)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籍專家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1、根據世界銀行專項貸款協議由世界銀行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外國專家; 2、聯合國組織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專家; 3、為聯合國援助項目來華工作的專家; 4、援助國派往我國專為該國援助項目工作的專家; 5、根據兩國政府簽定的文化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6、根據我國大專院校國際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7、通過民間科研協定來華工作的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政府機構負擔的。
(六)個人舉報、協查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而獲得的獎金。 (七)個人辦理代扣代繳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
(八)個人轉讓自用達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九)對個人購買福利彩票、體育彩票,一次中獎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含1萬元)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超過1萬元的全額征收個人所得稅。
(十)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指享受國家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十一)對國有企業職工,因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宣傳破產,從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十二)國有企業職工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一落千丈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企業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數額內,可免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免征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規定。
超過該標準的一次性補償收入,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全世界額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十三)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個人按照《失業保險條例》規定的比例,實際繳付的失業保險費,均不計入職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城鎮企業,是指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以及其他城鎮企業。不包括城鎮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
(十四)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和職工個人超過上述規定的比例繳付失業保險費的,應將其超過規定比例繳付的部分計入職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十五)具備《失業保險條例》規定條件的失業人員,領取的失業保險金,免予征收個從所得稅。
(十六)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對其取得的經營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從事個體經營的自其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從事獨立勞務服務的自其持下崗證明在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之日起,3年內免征個。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第三項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第四項所說的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說的救濟金,是指國家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第四條第八項所說的依照我國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規定免稅的所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三、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減稅的。
減征個人所得稅,其減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前款所稱教育儲蓄是指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指定銀行開戶、存入規定數額資金、用于教育目的的專項儲蓄。
一、房產過戶給子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以出讓的方式辦理過戶,也就是以買賣的方式按照交易的程序去辦理過戶。 房屋買賣辦理過戶的主要費用有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契稅三種。其中房產滿五年,營業稅是免征的,同時個稅也免征,只需要繳納契稅和產權...
一、房產過戶給子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以出讓的方式辦理過戶,也就是以買賣的方式按照交易的程序去辦理過戶。 房屋買賣辦理過戶的主要費用有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契稅三種。其中房產滿五年,營業稅是免征的,同時個稅也免征,只需要繳納契稅和產權...
一、房產過戶給子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以出讓的方式辦理過戶,也就是以買賣的方式按照交易的程序去辦理過戶。 房屋買賣辦理過戶的主要費用有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契稅三種。其中房產滿五年,營業稅是免征的,同時個稅也免征,只需要繳納契稅和產權...
一、工資達到多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
房貸抵個稅怎么操作 房貸抵個稅怎么操作?常用方法是以抵扣名義申報繳納個稅,每月資金還要出存到個人賬戶存折并在個稅申報系統上按稅率計算扣繳個稅,做稅控、聯網和報稅等業務。關于資金不存在問題,按規定個人開戶銀行要有可以存取資金業務。只...
一、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一)殘疾人員個人為社會提供的勞務,經批準可免征營業稅。 (二)對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本人從事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報經市縣地方稅務局批準,給予減征50%-90%個人所得稅的照顧。 ...
對于上班族而言,接觸最多的一個稅種應該是個人所得稅了。雖然說個人所得稅通常是公司代繳,但是自己還是知道怎么算最好,畢竟,如果今后做兼職,有勞務收入的話,超過一定金額也是要繳納個稅的。那么個人所得稅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下面小編就為廣大上班族詳...
寫在前面王思聰前女友網紅雪梨被查偷稅漏稅。并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擬處1倍罰款共計6555.31萬元。在經歷逃稅被處罰之后,近日,網紅主播雪梨與其閨蜜林珊珊的微博賬號所有內容全部清空,已被封號,此事瞬間引發熱議。隨后,雪梨公司更多問題被曝...
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關于加強房地產市場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稅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無償贈與的減免稅提出了嚴格要求.. 繼承須按3%交契稅 根據《通知》規定,對于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行為,應對受贈人全額征收契稅。而國家稅務總局此前的規定是...
減免稅申請報告的寫法并無固定格式,只要把減免稅的申請內容寫清即可。一般內容可以包括: 1.標題。如關于享受..稅收優惠的申請報告、關于申請免征...稅的報告等等。 2.行文對象,即主管稅務機關。一般可以寫**國家(或地方)稅務局**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