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4、《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5、《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分級保護管理辦法》6、《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7、《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
如今網絡空間也經深入人們的生活,成為聯系世界各地的橋梁紐帶。但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國家為保障網絡安全以及維護國家的主權,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規范網絡空間的秩序,并讓網絡價值最大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出了目前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4、《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
5、《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分級保護管理辦法》
6、《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7、《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
8、《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10、《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
11、《公安機關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檢查工作規范(試行)》
12、中辦、國辦轉發《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3]27號)
13、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4]32號)
14、中央網信辦《關于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網辦發文[2014]1號)
15、中央網信辦《關于印發的通知(中網辦發文[2014]5號)
16、國家發改委5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和應用工作的通知》(發改高技[2012]1986號)
17、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的函》(工信部協函[2013]259號)
18、《廣東省信息化促進條例》
19、《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20、《廣東公安網安部門信息安全檢查細則》
21、省公安廳《關于繼續深休我省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通知》(粵公通字[2011]124號)
22、《關于切實加強我省涉外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意見》(粵辦發[2005]12號)
23、《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管理工作的意見》(粵辦發[2005]25號
24、《關于加強和改進我省互聯網管理工作的意見》(粵辦發[2012]38號
25、《關于加強我省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管理的意見》(粵信辦[2012]3號)
26、省保密局、省公安廳、省安全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通信管理局《聯合開展信息安全保密檢查工作制度》
27、《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部令第11號)
28、《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工業和信息部令第24號)
以上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規范性文件會隨著我國網絡環境的發展不斷的修改完善,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有的條款也許會被廢止,這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此外,小編要提醒大家,建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是每個網絡參與人的義務,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網絡生活中積極的履行自己的義務,嚴格遵守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共建和諧網絡環境。
望大哥采納 謝謝
目前,主要的法律法規有如下內容:
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3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4 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5 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
6 互聯網醫療衛生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7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暫行規定
8 互聯網IP地址備案管理辦法
9 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
10.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關于中小型網站到屬地公安機關備案的通知
信息產業部關于發布《互聯網站管理工作細則》的通告 信部電[2005]501號 2005-10-25
從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今天互聯網的日益普及,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可謂突飛猛進,從而也把人類文明帶入數碼時代。
計算機網絡的出現,使人們在獲取和傳遞信息時,又多了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能夠提供空前“自由化”的選擇,它使信息的傳播速度、質量與范圍在時間和空間上有了質的飛躍,從而使人們的許多夢想變成了現實。但是,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對立的統一體,尤其是對于正在發展中的新事物來說,更是如此。
計算機網絡也不例外。人們在享受著網絡傳輸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對日露端倪的網絡負面影響愈發擔憂。
一、計算機網絡犯罪現狀 近些年來,由于互聯網上的犯罪現象越來越多,網絡犯罪已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得不關注的社會公共安全問題。據統計,1998年美國FBI調查的侵入計算機事件共547件,結案399件;1999年則調查了1154件,結案912件。
一年之間,翻了一番。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網絡色情泛濫成災,嚴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軟件、影視、唱片的著作權受到盜版行為的嚴重侵犯,商家損失之大無可估計;網絡商務備受欺詐的困擾,有的信用卡被盜刷,有的購買的商品石沉大海,有的發出的商品卻收不回來貨款,更有甚者,已經挑戰計算機和網絡犯罪幾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網絡的潛在危險。
根據臺灣地區和日本國的統計資料,兩地網絡色情案件均占網絡犯罪總數的35%——50%,其他所占比例較大的,依次為網絡欺詐、販賣非法物品、恐嚇與勒索、非法侵入、侮辱與誹謗等。結果,與網絡相關的犯罪叢生。
防治網絡犯罪,已成為犯罪學、刑法學必須面對的課題之一。計算機犯罪專家唐·帕克說,將來,計算機犯罪作為一種特定的犯罪類型可能會不復存在,所有的經濟犯罪都將是計算機犯罪,因為各種工商活動都離不開計算機。
英國蘇格蘭的一位官員走得更遠,他聲稱:“15年之后,幾乎全部的犯罪都將有計算機參與其中。” 我國自1986年發現首例犯罪以來,利用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數量迅猛增加。
1986年我國網絡犯罪發案僅9起,到2000年即劇增到2700余起,去年全年突破4500起。詐騙、敲詐、竊取等形式的網絡犯罪涉案金額從數萬元發展到數百萬元,其造成的巨額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當前我國計算機犯罪的最新動態表現為:一是計算機網絡犯罪在金融行業尤為突出。由于目前金融界對伴隨金融電子化發展而出現的計算機犯罪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相當一部分銀行、證券等單位沒有從管理制度、人員和技術上建立起相應的電子化業務安全防范機制和措施,致使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金融行業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發案比例占整個計算機犯罪比例的61%。二是“黑客”非法侵入或攻擊計算機網絡。
目前,在我國負責提供國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單位,絕大部分都受到過“黑客”們的攻擊和侵入。“黑客”們有的侵入網絡為自己設立免費個人帳戶,進行網絡犯罪活動;有的在網上散布影響社會穩定的言論;有的在網上傳播黃色信息、淫穢圖片;有的惡意攻擊網絡,致使網絡癱瘓。
三是境外敵對組織和敵對分子利用國際互聯網向境內散布政治謠言,進行非法宗教宣傳等危害國家安全活動。 二、計算機網絡犯罪原因探析 計算機網絡與傳統媒體傳播最大的不同點是在傳統媒體中無從下手作案的不法分子而在計算機網絡中卻可找到實施其違法犯罪行為的空間和手段。
因此自從計算機網絡產生以來,網上違法犯罪行為便相伴而生并與日俱增。網上違法犯罪已經成了網絡世界和法制社會的一個新熱點,要有效的制止和減少計算機違法犯罪活動,就必須首先認識清楚其產生的根源,這樣,才能依法從根本上進行防范和治理。
網上違法犯罪行為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概括而論可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性 有人認為網絡空間是相對于領陸、領水、領空、浮動領土的第五空間。在現實的陸水空世界里,到處布滿了“邊界”和“衛兵”,小到家庭有鐵窗防盜門,大到國家有國防保衛兵,其間大大小小的單位都有圍墻和崗哨。
這些設置的目的只有一個:防止非法侵入、偷盜和破壞。網絡空間是一個大廣場,而且是“公用”的,現在人們都“大公無私”地把自家能夠搬動的東西盡往網絡空間里搬,叫做“資源共享”和“信息化”。
可是你“自己”的東西搬到網絡里邊去了以后,就很難像在自己“家”里那樣妥善保護了。但網絡空間畢竟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家”(無論是大家或小家)的界限和防線。
如果我們設想要使用技術和法制手段給網絡穿上一件百分之百安全的防護衣,那就一定和“皇帝穿新衣”的典故一樣自欺欺人和可笑了——皇帝以為自己穿新衣,其實他什么也沒有穿!網絡是現實世界的鏡象,但它砸碎了現實世界的圍墻。猶如在一個“壞人”更多的世界里,反倒更缺少了警察的力量,我們就可以想象這個世界會是一個什么樣子了。
可見沒有堅固設防的開放、互動的計算機網絡(這是網絡本身的優點)反倒給不法分子提供了一種十分便利和有效的工具,使那些在現實中無法作案的人在網絡上有了作案的條件,使現實生活中的違法行為在網上得到了擴張和加劇。 (2)網上貪。
主要的法律如下: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互聯網IP地址備案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
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于辦理利用互聯網 移動通訊終端 聲訊臺制作 復制 出版 販賣 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990年9月7日全國人大頒布《著作權法》(2001 年修改)
1991年6月4國務院頒布《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2001年修改)
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發布《計算機信息網絡圄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2000年9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2000年10月8日信息產業部發布《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2000年11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信息產業部聯合發布《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已廢止)
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極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3 年修改)
2000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1年1月1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暫行規定》
2002年3月14日信息產業部發布《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已廢止)
2002年6月27日新聞出版總暑和信息產業部發布《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
2002年8月14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2002年11月22日信息產業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關于中國互聯網絡域名體系的公告》
2003年3月4日文化部發布《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03年7月16日國家版權局發布《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04年8月28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4年9月28日信息產業發布《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22國務院頒布《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2005年1月28日信息產業部發布《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
2005年3月20日信息產業部發布《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
2005年3月20日信息產業部發布《互聯網IP地址備案管理辦法》
2005年4月30日版權局和信息產業部聯合發布《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
2005年9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信息產業部聯合發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2005年12月13日公安部發布《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規定》
1、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 (信息產業部令第33號)
2、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關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補充規則
(2007年10月8日生效實施)
3、互聯網站管理工作細則
4、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令
第38號
5、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6、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92號)
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程序規則
8、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
目前我國關于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有: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
3.《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4.《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高屋建瓴為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規劃了藍圖。
要依法治國,就必須依法治網。依法治網就要用法治的思維推動網絡空間法治化,這至少包含依法辦網、依法上網、依法管網三個方面。
依法上網不可“違法”。互聯網的虛擬性,給人一種網絡是法外之地的錯覺。在應對網絡熱點難點問題時,司法解釋、管理規定等確實起到了彌補網絡法律缺位的良好功效,如關于網絡謠言的認定與處罰,最高法出臺信息網絡侵權司法解釋明確“人肉搜索”等網絡行為要承擔侵權責任,“微信十條”規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等。但這不宜作為網絡法治化建設的常態手段。只有推進和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互聯網法律體系,才能增強依法治網的力度、精度、信度,使用網者不敢、不能、不想去“違法”,也才能實現第14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發表的《蘇州共識》,培養“守法的網民”,爭做“守法的網站”,勇當“依法治國的引領者”。
依法辦網保護“隱私”。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成熟,越來越多的網絡企業將商家利益瞄向法律禁區。尤其是在云計算、大數據時代,“數據失控”危機變得更為突出:虛擬社會中的每一個數據經過數據采集、存儲、分析階段,最后在應用階段必然會對接到現實社會中的每個人。不法分子肆意挖掘個人私密、家庭、健康等隱私信息,騷擾電話不斷、垃圾短信泛濫、“艷照門”事件層出,個人數據權如何保護,如何實現數據管理與開放……對這些內容我國在法律方面尚未能有效規范。這也導致我們既喪失了對數據的控制權,也無法管控這些數據會流向哪里,更無法影響獲得信息的人將會對這些數據作何處理。因此,只有進一步完善網絡信息服務,明確網絡服務中對數據使用的規則和標準,才能對網絡隱私保護有法可依。
依法管網明確“責權利”。自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我國先后出臺了多部法律、法規為依法治網提供依據,也在不同時期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我國現有的互聯網法律法規中有較強的行政監管色彩:現行的170余部涉及互聯網的法律法規中,調整行政類法律關系的超過了八成;法律法規也多是從方便政府管理的角度出發,側重規定管理部門的職權、管理和處罰措施等內容;在管理方式上以市場準入和行政處罰為主,在規范設計上以禁止性規范為主,缺乏激勵性規范,多強調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網絡用戶的責任和義務,而對如何保護企業、網民在互聯網中的權利缺乏設計與考慮。這不僅使多個行政部門產生管轄重疊,也常忽略了權利與自由的邊界。因此,只有以互聯網立法協調網絡治理權力,明確國家、企業、個人在網絡使用中的責任,才能確保網絡空間中的權利。才能在法治的環境下,建設具有強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新型科技公司、新型主流媒體,提升政府的現代化治理能力。
規范網絡空間的行為,離不開互聯網法律、法規的成熟與應用。互聯網立法是規范網絡行為的關鍵保障。只有網絡主辦者、網絡使用者、網絡管理者都樹立法律意識、依法規范行為,同心共智、同頻共振、同力共舉,才能建設出一個健康、有序、和諧的法治化網絡空間,才能真正建立起網絡強國。
1.關于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
1.關于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
1.我國關于大眾傳媒的法律有哪些 不知你講的大眾傳媒具體含義是什么,也不知你要哪方面的管理規定,給你一堆先看看:【著作權(版權)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10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音像制...
1.關于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
如果公司有接入央行征信系統,那借款人不還貸款肯定會產生不良信用記錄。反之如果未接入征信系統,則逾期記錄不會在征信報告中有記錄。但是現在網貸有大數據,一旦逾期其他借貸也受影響。P2P網貸即網絡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
1.關于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
1.關于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
互聯網經濟風險的防范 網絡經濟風險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為它是與網絡經濟共生的,是網絡經濟的必然產物。但是,我們可以盡力將風險限制在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內。由于網絡經濟風險具有全局性,綜合性和廣泛性,政府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風險防范的主要責任。為...
1.關于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
1.關于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時間:2019-04-23 21:59:50瀏覽:79074次來源:律師365整理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