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央宣傳部負責人就《綱要》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問:請介紹一下出臺《綱要》的背景意義。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思想道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不斷提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為弘揚,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學習先進成為風尚,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強,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不斷提高,道德領域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
黨中央2001年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至今已有18年,我們面臨的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此時出臺《綱要》這樣一個指導性文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總結這些年的工作實踐,客觀看待成績和經驗,準確把握道德建設領域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科學分析新時代對公民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任務要求,對于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問:請談談《綱要》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答:《綱要》共有七個部分,主要包括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深化道德教育引導、推動道德實踐養成、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發揮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強組織領導等內容。
《綱要》具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體現時代特征?!毒V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民道德建設重要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總書記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把涉及有關方面的重要內容和抓落實的內容更加鮮明地體現出來,使新時代特征貫穿《綱要》始終。二是尊重群眾實踐?!毒V要》總結了2001年黨中央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來,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新鮮創造和典型經驗,形成了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作規律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突出群眾性、實踐性、可操作性,設計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渠道載體,為深入開展基層道德建設提供根本遵循。三是堅持守正創新?!毒V要》既繼承了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主要內容和載體途徑,又立足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突出問題導向,著重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領導干部、青少年和社會公眾人物等重要群體和重點領域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具體要求,重點強化了法治保障、網絡空間、生態文明、對外交往等方面的內容,既遵循了道德建設規律,又進行了創新創造,增強了道德建設的吸引力感染力。
問: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需要著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答: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需要我們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公民道德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著重在以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聚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須是在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精神狀態等方面同新時代要求相符合的。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工作都要聚焦這個目標,須臾不能偏離。要不斷深化對時代新人豐富內涵、時代特質、根本要求的認識和理解,更好地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擔負起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職責。二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在價值觀念上的最大公約數,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要將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準則和公民價值規范,有機融入公民道德建設各方面、全過程,更好發揮出引領作用。三是大力夯實基層基礎。公民道德建設對象在基層、主體在基層,必須瞄準基層需求,創新基層工作,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提質量、上水平,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夯實基層陣地,講好美德故事,特別注重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推動網絡成為正能量的集散地。四是強化道德建設的法治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道德建設離不開法治保障。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的貫徹落實,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協調機制。要把社會主義道德要求融入社會治理,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風險評估機制,健全各行各業規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團體章程等。要加強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不斷凈化社會文化環境。
問:在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方面,《綱要》有哪些具體規定?
答:在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方面,《綱要》強調,一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深入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讓正確道德取向成為網絡空間的主流。二要培養文明自律網絡行為。建立和完善網絡行為規范,培育符合互聯網發展規律、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網絡倫理、網絡道德,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推進網民網絡素養教育,引導廣大網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動、理性表達,自覺維護良好網絡秩序。三要豐富網上道德實踐。積極培育和引導互聯網公益力量,加強網絡公益宣傳,拓展“互聯網+公益”“互聯網+慈善”模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公益、網絡慈善活動。四要營造良好網絡道德環境。嚴格依法管網治網,強化網絡綜合治理,建立完善新技術新應用道德評估制度,維護網絡道德秩序;開展網絡治理專項行動,加大對網上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反對網絡暴力行為,依法懲治網絡違法犯罪,促進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問:在深化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治理方面,有哪些部署?
答:道德建設既要靠教育倡導,也要靠有效治理。《綱要》強調,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運用經濟、法律、技術、行政和社會管理、輿論監督等各種手段,有力懲治失德敗德、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要組織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不斷凈化社會文化環境。針對污蔑詆毀英雄、傷害民族感情的惡劣言行,特別是對于損害國家尊嚴、出賣國家利益的媚外分子,要依法依規嚴肅懲戒,發揮警示教育作用。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服務、公共秩序等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逐一進行整治,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建立懲戒失德行為常態化機制,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
相關鏈接: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全文十九屆四中全會議著重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若干重大問題,并且作出了相應的決定。決定的全文如下:《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
1.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基本要求有哪三點 掃黑除惡: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基本原則有:1、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政治優勢;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群眾;3、堅持綜合治理,齊抓共管;4、堅持依法嚴懲,打早打??;5、堅持...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三十二條 憲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
開欄的話: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砥礪奮進,40年眾志成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億萬人民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輝煌的成就和生動的實踐,印證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
(2019年6月23日)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提出如下意...
(2009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批準 201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發布 202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修訂 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新...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 ?。?982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4年3月1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2...
國辦發〔2019〕2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辦好普通高中教育,對于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增強高等教育發展后勁、進一步提高國民整...
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為培養時代新人奠基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推進...
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條例 (2022年12月2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第三章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四章 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五章...